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翻建新房 堂亲用摩托车挡住钩机去路(图)

2016-06-29 10:11 来源:南安商报 0

黄某宝家前的路。

­

­  “你们两家人签完字,你有路可以运输物料建房子,你可以挖个水沟排水,从此旧账一笔勾销,两兄弟可得好好相处。”27日,在码头司法所、联合调解中心以及南冬村调委会工作人员的协调下,因地积怨多年的码头南冬村黄某宝和黄某水两堂兄弟终于握手言和。

­  家里欲建新房堂亲用摩托车挡住去路

­  近日,黄某宝拨打本报热线0595-26531010反映,他家老房子准备原地翻建,前些天把房瓦全掀掉了,由于之前跟堂亲有点纠纷,当天上午钩机被堂亲摩托车挡在路上,上不去。如今,一家8口人没地方住,借住在别人家中,这可如何是好?

­  堂亲为何要挡住钩机去路?27日,记者来到码头镇了解情况,并联系镇司法所介入调解。

­  记者了解到,黄某宝与黄某水是堂兄弟,两家关系先前还不错,老房子都建在山上,离得不远。黄某水母亲在黄某宝家门口有一块地,由于这块地是黄某宝家出行的必经之路,“为了日常出行,我们当时给了黄某水一家500元青苗费当作补偿,两家口头约定我们一家可以通过这块地出行。”黄某宝说。

­  大约5年前,黄某水一家准备在山下一块地建新房,新房地块旁边有块地是黄某宝的。由于两家因某些原因发生过口角,黄某宝不愿把地让给黄某水家建房,黄某水和大哥黄某强不得不把房子往前迁移,两家就此结怨5年,互不理睬。

­  “山上排水下来,到我房屋就积水,房子后面那块地是黄某宝的,又不能动,这几年房子地基一直下沉。”黄某强说,黄某宝一家这次翻建新房,他们就想趁此机会,确认下原先母亲开垦的那块荒地的使用权。

­  “他们建房也不跟我们说声,孩子生气就拦住了。说实话,我们农村人就好这个面子,他好好跟我们商量,我们也是通情理的。”黄某水母亲说。镇村三方介入调解双方满意握手言和

­  如今,房子拆了,黄某宝一家没地方住,通行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房子就没办法动工。“我们了解情况后立即派人下去。”码头司法所所长张伟锋说,27日8时许,码头联合调解中心、码头司法所工作人员以及南冬村调委会主任一起到黄某宝家中。

­  当天,在调解人员的协调下,黄某宝同意到黄某水家中协商。“今天过来要解决问题不是纠结过去恩怨,现在你们把心中想法说出来,我们才能帮你们调解。”南冬村调委会主任老谢说。

­  “你要运输通道,我放行。但我家地基有点下沉,我想跟你家荒废的土地置换下,在房子后面开个水沟。”黄某水和黄某强说。

­  “换可以,但我们要请调解人员测量清楚,做好协议。”黄某宝同意了。

­  27日12时许,三方调解人员顶着烈日,现场测量准备置换流转的土地。“根据两家协商的面积及价格,我们起草了协议,下午让他们到联合调解中心签字和解。”张伟锋说。

­  在南冬村委会人员的见证下,经协商,黄某强屋左后厝角两块地(黄某宝地0.14亩,黄某宝舅舅地0.23亩,合计0.37亩)与黄某水(原来的开荒地)面积0.21亩进行使用权等承包经营权置换流转,双方协商按照一定价格支付给多出面积0.16亩的置换流转费用,协议签订时,黄某水和黄某强兄弟一次性交付给黄某宝。

­  “事情顺利解决多亏了商报从中帮忙,感谢码头镇和村里的调解人员,我和家人非常满意。”昨日,两家达成共识,握手言和。双方约定,虽是置换流转地,但各自均不得擅自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及性质。

­  调节人员提醒市民,如需改变土地用途及性质应依照法律法规审批权限向主管部门申请报批,违反要自行承担法律责任。(记者 何雪莲 李想 文/图)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南安市政法系统机关篮球赛落幕 公安局第二代表队夺冠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