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母牛争夺案落幕 一年调解20多次DNA鉴定都用上了

2016-06-23 07:59 来源:闽南网 0

  一起争牛大战

  这场争牛大战始于2015年7月9日。

  当天下午,廖某群发现自己放养在南安乐峰镇飞云村华溪路口旁一座山上的怀孕母牛失踪了。最终,他在同村的彭某明那里找到了这头母牛。

  随后,廖某群向警方报案,不过他没能顺利将牛牵回。

  在民警面前,两家争执不下。彭某明说,那头母牛是他两年前丢的,家里还有这头牛的“兄弟”;廖某群则说,这头牛是他去年从莆田仙游买来的。警方一时也无法准确判断。最后,民警说,要不给牛做个DNA鉴定,可鉴定费就要8000元。

  虽然要花不少钱,但双方想要个真相。于是,最终协商结果是,如果鉴定出来牛为廖某群所有,则彭某明承担鉴定费,反之则派出所承担鉴定费。而如果这头牛是彭某明的,派出所将对廖某群等相关人进行调查。

  两次DNA鉴定

  2015年9月中旬,在乐峰派出所的监督下,兽医采集了彭某明自称和母牛“同一窝生的”牛以及母牛的血样,送往云南昆明鉴定。

  10月29日云南的鉴定所给出鉴定结论,11月2日,收到鉴定结论的派出所向双方公布:母牛与彭某明家的牛并无同胞关系。彭某明需要承担8000元的鉴定费。

  彭某明不肯接受这个结果,要求重新做一次鉴定。11月27日,同一家鉴定所给出了第二次鉴定结论:不排除彭某明所称的同窝生的牛与那头母牛存在同一母系遗传关系。据此,彭某明认定“这头牛就是当初丢的那头”。

  廖某群承认两份鉴定书都是真的,但他不明白为什么一家鉴定所可以出具两份不同的结果。

  办案民警说,这有两个“难点”:第一,鉴定所解释说,动物的亲缘鉴定与人不同,动物的鉴定缺乏国家标准,第二份鉴定结论是从科学角度上做出的;第二,即便两头牛存在亲缘关系,廖某群如果是以正常渠道购买属于善意所得,且他饲养牛的时间较多,购买证据链中也无法明确这头牛究竟来源何处,警方实在难以判断这头牛归谁。最终,民警建议双方走诉讼程序。

  二十多次调解

  彭某明觉得,做了两次DNA鉴定,还说不清这牛是谁的,对于这一结果,他很不满。一年来,双方因牛的归属问题多次争吵。为了这事,民警也在仙游和乐峰来回数十次调查。

  案件一直不明,纠纷持续不停。警方建议双方调解,双方亲属也愿意调解。2016年,乐峰派出所多次邀请乐峰镇司法所调解员,并联合该村委会、当事人双方亲属进行调解,但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肯让步,前后二十多次调解均告“流产”。

  6月17日,旷日持久的争牛案终于落幕。当日上午,当事双方终于让步,达成书面调解协议。

  协议写明:双方所争议母牛的归属权为彭某明所有;双方互相放弃对对方的任何诉求;母牛所产的两头小牛归廖某群所有;双方今后不得因此事引起争端,如违约,违约方应承担由此引起的责任。鉴定费用由派出所承担。

  (东南早报 记者 黄耿煌 通讯员 林荣生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男子试车为由骗走电动车 作案20余起落网(视频)
下一条:南安石井这家台资企业年产游艇居福建第一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