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眼》电影及剧情分析 片名有两重含义介绍
牺牲一个人,救更多人,其实与道德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这种概念,在国内外都是被高度宣扬的美德。但问题在于,当事人知情并自己选择做出牺牲,与自己因为一个"救更多人"的理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牺牲,这是两回事。本质上,这是人类社会为了防止以高尚名义进行大规模杀戮的预防机制。所以,衡量拯救需要付出的代价并做出判断,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也是非常谨慎的事情,需要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决心。什么是高尚,什么又是正义,是生死背后的永恒谜题。
在电影中,英国军方对于这种两难的困境,他们的做法是建立多环节的审查流程,从而在法律和政治立场上获得优势。具体做法是:1. 只有判明敌人的具体身份,并明确其作为威胁程度,才可以授权发动火力袭击。2. 袭击必须高度谨慎,避开可能的无辜者,对于武器和袭击方式都有明确约束。3. 下令之前,必须判明误伤几率,超过一定的风险,则袭击不可接受。4. 建立多专业部门联席授权机制,政治、军事、法律、外交乃至操作人员,都有权力提出质疑并中止行动。只有获得上下一致的认可,袭击才被认为是合法行动。
因此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军事行动,除了军事和情报部门的参与,还有法律部门,外交部门,行政部门,以及首相的出现,众人在桌边争论不休,仿佛英国版的《十二怒汉》,从电影中的场景来看,不但冲突的核心像,连表现手法都很像。除了恐怖分子藏身处的街道有室外场景,其他场景如现场情报收集车,无人机地面操作间,作战情报指挥中心,乃至英国本土内阁会议,都是室内场景。不同场景的人通过视频和电话相互争辩,只是为了寻找一个正义杀戮的理由。坦白说,这个电影,改成一个话剧都毫无问题,故事内核和表现手法都非常适合舞台剧。但反过来说,本片值得中国电影人的学习之处,就是看看人家是怎样把一个充满舞台剧味道的作品,拍得深邃又不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