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汤哥”开挂了 《脑残粉》就像好莱坞大片

羊城晚报   2016-10-31 11:28

­  “印度阿汤哥”在片中可谓演技开挂。这位曾斩获8次“印度奥斯卡”的影帝在电影中分饰两个角色,一个是大明星,一个是小粉丝。作为典型的“双雄式”动作片,沙鲁克·汗自己在电影中左右互搏,非常吸引眼球。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故事设定,“脑残粉”高瑞夫是一个二十出头且身材矮小的青年,对比身材魁梧、魅力十足的“大明星”阿利安·坎纳,很难相信这是由同一个人饰演。而实现这一效果靠的是特效化妆和CGI技术,曾操刀《泰坦尼克号》和《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奥斯卡获奖化妆团队为沙鲁克·汗特别研发了一套全新化妆技术和视觉软件,让他不但身材变得“纤细”,且瞬间“返老还童”。

­  目前,《脑残粉》在烂番茄网站上新鲜度达82%,豆瓣评分6.8分。有观众感慨,没有歌舞的印度片就像好莱坞大片。网友伊藤诚说:“真难得,印度电影这次居然没舞蹈!而且剧情转折从轻松到惊悚,处理得行云流水,让我很难想象这是宝莱坞电影。原以为是励志片,后来发现居然是人性极深的反社会题材,现实意义很强,满分。”也有人表示:“译名有点low,其实整体还不错。剧情分前后两段,从粉丝疯狂追星到粉丝报复明星,铺垫够足,节奏紧凑,有不少高潮戏。”

­  《巴霍巴利王》并不出自“宝莱坞”

­  除了《脑残粉》,今年7月上映的印度史诗级作品《巴霍巴利王:开端》(以下简称《巴霍巴利王》)也为人称道。而更早的印度电影还有《三傻大闹宝莱坞》,既叫好又叫座。近年来,印度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完善,题材百无禁忌,剧情天马行空,在吸收世界电影最新元素的同时,又融入他们的本土文化。比如备受好评的《巴霍巴利王》,就改编自印度神话传说,巴霍巴利和巴哈拉拉德瓦两个同襟兄弟为争夺摩西施末底王国的王位,展开了一幕幕激烈的争夺。该片既有常见的歌舞,也有精彩的特效、宏大的场面以及厚重的人文情怀。

­  其实“宝莱坞”只是印度电影市场上较为出名的一个分支,是位于孟买的电影基地的别名。宝莱坞电影通常以印地语为主,近年在电影探索上走得更远,歌舞元素比例逐渐下降,其余类型的电影也在增加。而南印度电影则以海德拉巴为中心,生产泰卢固语电影,被称作“泰莱坞”,影片有着更多的歌舞,更多开挂的动作场面。《巴霍巴利王》就是南印度电影,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是印度史上投资最高的电影。

­  《巴霍巴利王》在印度本土上映首日便创下780万美元的成绩,打破了2014年印度巨星沙鲁克·汗《新年快乐》创造的首映日票房纪录,目前该片在豆瓣上评分为7.2分。影评人韩浩月认为:“《巴霍巴利王》的特色是元素充足、风格庄重、表现形式活泼,有宗教传说,有宫廷斗争,有民间风情,有纯真爱情,有复仇看点……”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今日(5月14日)最新油价:92,95号汽油最新
  • 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一审被判死缓
  • 4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