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小时代4主题曲《时间煮雨》被曝疑似抄袭
1、和声
这曲子基本上两拍一换和弦,在段尾偶尔出现四拍(一小节)一换的情况。通篇看下来两首歌的和声基本相同,尤其是每小节的第一拍(也是小节内的最强拍)的和弦,几乎完全一样。偶尔出现和声的调整,也都会使用相同功能群里的和弦,比如第2小节中,把F7-Em-Am换成了F7-G-Am。Em和G拥有两个共同音(GB),又处在次强拍(小节内第三拍),所以不会对和声色彩造成太大影响。此外,在第25小节处,和声连接从Am-G-C调整成了Dm-G-C,Am和Dm同为副和弦,都可以用来连接终止式(G-C)。
2、旋律
《时间煮雨》对旋律进行了修改,想显得不那么雷同。比如主歌段,把句首第四拍弱起的两个八分音符,挪到了第二拍的弱起,改编了句子长度。还比如调整了一些经过音的形态。可惜这些都是皮毛,关键位置都还维持了原样。(当然,因为和声没有动嘛,和声和旋律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假如把关键和声和旋律都改了,和前后文又衔接不上,再想尽办法把它们调整顺畅后,这基本上就是首新歌了)
比如我用红线标出的音符,基本上都在重拍位置(第一、第三拍),而且它们的音高和旋律走向还都一样。就好像给小孩子画的那种数字连线图一样,重要位置固定了,不管你怎么连,最后出来的形态都差不多。重拍的位置和音高固定了(这其实就固定了和声),再怎样调整经过音装饰音,旋律形态都不会有大变化的。
3、结构
大结构就不展开了,说个小细节。之前讲过,大部分流行歌曲都会采用二段式的主副歌结构,在曲式上留给作曲者的发挥空间其实不多,所以作曲者们都会在小细节上做文章,比如把某段四句变五句啦,4/4拍的曲子中插一个两拍的小节啦,写一个三句的Pre-Chorus段等等,都是凸显个性的小花招。
而《等一个晴天》中的这个小变化,也被原封不动地抄了过去(第18小节),在A段结束后,增加了一小节,而且在小节延续了此前的C和弦,直到第四拍突然把和弦换成了G11,为了连接B段第一拍的C和弦。注意,这曲子之前的部分只会在第一拍和第三拍换和弦,唯独在增加了的小节内的第四拍,换了一次和弦。世界上是没有这样的巧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