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本土电影突围支招 国产片能否多几样开胃菜
南方日报 2017-02-16 10:42
金球奖史上获奖最多的影片《爱乐之城》14日上映第一天便以超过8000万元票房成为“情人节”档赢家。多位观众在观影后接受采访时均表示,期待国内也能冒出优质的歌舞片,甚至是科幻片、家庭伦理片等,丰富国产电影类型。
春节档电影“似曾相识”遭诟病
前不久,一篇吐槽2017贺岁档的影评在网上迅速走火。该文章认为,周星驰监制、徐克导演的新作《西游伏妖篇》从剧情构思、人物刻画、演员表演等方面都未能跳出他一贯的“老套路”,更及不上去年创下票房奇迹的《美人鱼》。不仅如此,王宝强的导演处女秀《大闹天竺》乃至票房后来居上的成龙作品《功夫瑜伽》,也同样被批“似曾相识”。
有趣的是,近三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中,过半都是动作喜剧,题材“撞车”现象突出——今年的《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与去年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都不约而同地改编自“西游IP”;而《大闹天竺》和《功夫瑜伽》又都主打“人在囧途式”的印度风情,让许多观众大呼“串戏”。
事实上,这样撞题材、撞风格的窘境并不鲜见。前两年的“情人节”和“光棍节”档期中就出现过类似的一幕:《意外的恋爱时光》《我爱的是你爱我》《甜心巧克力》《爱·回家》……一连串如绕口令般的片名,不仅暴露了电影人创造力的匮乏,众多同质化题材的蜂拥而至更造成了院线拥堵,票房和口碑大都以惨淡收场。
“国产电影目前有一个显著的误区:一旦发现有个成功的模式和IP就急于模仿、复制、改编,影视创作轻易向资本妥协,为了票房甚至把质量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急功近利的后果是让观众失去兴趣和信心。”资深影评人欧卫国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