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重生活新方式 电影院回归县城火热购票难
北京日报 2017-02-03 09:23
“有一次想跟媳妇儿去看电影,发现全城居然没有一家影院,还得去距离一小时车程的宜昌看,便起了开电影院的念头。”当时,商业广场正在招商,朱兴隆一看地段不错,便在父母的支持下,租下占地1000平方米的场地,将其改造成一家电影院。他在大学学的是建筑专业,此时正好派上用场,大到影院的室内设计、小到会员卡设计,全都由朱兴隆一手包办。
他哪里知道,消失多年的电影院重出江湖,小镇居民一开始都不太“感冒”。开业一个月,除了周末客流量大一些,工作日前来观影的客人也就几十人,有时甚至一天开不了张。
“消费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得有些大实惠才能吸引来首批观众。”朱兴隆想出了一招——让大家免费看电影。他把数千张体验券夹在家乡最受欢迎的都市报——《楚天都市报》里,欢迎大家都来影院瞧瞧。果然,免费体验当天,检票的队伍一直排到了电梯口。两三次体验活动后,影院拥有了第一批固定观众。如今,不光春节时顾客如云,平时周末、节假日的日观影人数也能达到两三百人,在人口不足40万的宜都,这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对于保持客流量的关键,朱兴隆总结,影片质量仍是核心,“有好片子,场场爆满并非难事;但要是没啥好电影,观众也都没什么兴趣。”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国内电影市场在2016年初达到巅峰后,便逐渐哑火,票房一直比较低迷,就连宜都这样的小城市,也未能幸免。
“现在影院能维持在微微盈利的状态,用旺季的高票房去弥补淡季的亏损。”朱兴隆坦言,尽管影院已经在小镇打出了品牌,但他仍觉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