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重生活新方式 电影院回归县城火热购票难
北京日报 2017-02-03 09:23
我们要进的这家大唐国际影院,位于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广场三楼。广场里有超市、百货零售、餐饮,人流量特别大,电影院却是独一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乘坐观光电梯上楼,影院大厅便出现在眼前。与北京电影院动辄一两百平方米的大厅相比,这里的厅只有五十平方米左右。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售票区、卖品区、等候观影区一个不少,花花绿绿的电影海报随处可见,天花板上的大红拉花与灯笼更是增添了节日气氛。成龙的人形海报旁,还有四台网购取票机。影院共有4个放映厅,一共310个座位。
刚取完票,广播里便传来了检票入场的通知。一刹那,散坐在椅子上的观众纷纷起身,在检票口前自动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影院工作人员曹女士介绍,春节期间每场放映检票时,都会出现排队的情况。来看电影的虽然以年轻人为主,但也不乏中老年观众和孩子,看电影逐渐成为小镇居民的生活方式。
“这儿的3D效果居然还不错!”电影开场后,老同学忍不住感慨。我们所在的2号厅,共有95个座位,这场放映全部坐满。观影过程中,周围传来方言版的小声评论、小孩的惊叹声,心底油然生出一阵亲切感,这是在北京看电影时感受不到的。
免费观影:引来影院首批观众
令人意外的是,把电影生活带进小镇的,居然是一位来自山东的80后小伙儿。大唐电影院老板朱兴隆,长相帅气,一开口便是普通话,普遍说方言的本地人一听,便知是个外地人。朱兴隆在武汉读大学时,认识了现在的媳妇儿,媳妇儿是土生土长的宜都人,朱兴隆便跟着她千里迢迢从山东来到宜都,结婚生娃,成了一名标准的“宜都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