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华语电影各种种类盘点:风格化胜过类型化
北京日报 2016-12-29 17:02
2016年的华语电影曾经让很多人感到悲观。年初的票房冠军《美人鱼》,虽然赢得33亿之多的惊人票房,但影片本身并没有突破周星驰喜剧的固有套路,大家去影院,只是为了“还星爷一张电影票”;众所瞩目的大IP电影《盗墓笔记》却以10亿票房赢得“最牛烂片”的称号;全偶像阵容的CG真人电影《爵迹》更是经过充分营销却得到了远低于预期的票房;磨剑12年的国产动画片《大鱼海棠》褒贬不一,最终陷入口碑黑谷;完成度很高的剧情片《追凶者也》和《火锅英雄》在票房上也遭遇疲软;《百鸟朝凤》虽然通过制片人的一跪勉强挣得8000多万票房,但已逝导演吴天明电影观念的保守和叙事手法的陈旧却让人不愿对此多做评价;编导、制作及技术呈现都无比精彩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虽然出自华语导演李安之手,却是一部地道的美国片……整体上,2016年的华语电影既缺乏2015年的数字电影带来的票房奇观,也没有类型片扎堆儿涌现的盛况,似乎是难以总结出规律的一个电影年份。
《湄公河行动》
《追凶者也》
《我不是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