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回忆拍摄《色戒》时拥抱伯格曼背后的心理感受

搜狐娱乐   2016-10-08 16:59

­  因为拍《少年派》的关系,24帧连看都不能看,越拍问题越多,只敢用一点3D,亮度也是问题。格数的问题,演员做戏就傻气肤浅,光也不对,布景也不对,什么都不对,我要开始调整,开始怀疑24帧没什么好,只是最便宜。后来用60帧做实验,发现超过60帧就不是电影了,很像眼睛看到的,电影的文法变了。

­  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考虑,要不要超过60帧,很想看到观众有参与感,不只是第三人称,而是以第一人称去体验故事,这方面的探索,我有很大的好奇心。我个人一点不懂电脑,就一直要求,没有合适的电脑就做新的电脑。超过60帧的器材跟美国国防部要求做,我也是开拍前一个星期才看到60帧画面的器材。

­  二、3D、4K、120帧对观众的意义是什么?

­  我是拍电影的,心里有什么反应比较灵敏,很想组织起来。因为科技的关系,观众跟电影、戏剧的体验,接受故事的体验,可能会有变化,虽然电影还是电影,但同样的东西,用不同的电影手法,会有新的化学反应,体验会改变。高格数最后看的时候就是很好看,不是说我电影拍得很好看,而是讯息充足,本身有一个美感,看电影的心情会更灵敏,蛮可怕的,也是一个未知。最大的收获不是动作,最可贵的是看到人的脸,这部戏不敢化妆,每个汗毛都能看到,透过镜头能够看透他,这是最可贵的。

­  三、要拍新的规格,这过程当中怎样跟剧组、出资方沟通?

­  那要浑身解数。剧组我需要花很长时间告诉他们不够好,这是蛮困难的事情,对美国人来说这是很难开口的——We are not good enough(我们还不够好)。每个技术都有身份,你说他不行,他会发脾气,我就要去调和沟通。真话会伤害他,就要哄,片场要连哄带骗。我就要用good news和bad news 那套,跟他们说有个好消息是,我们不用拍60帧了;但坏消息是,我们要拍120帧。科学比较简单,怎么样商业发行,工业环境里能做出事情来,要扭转观影习惯很困难。希望大家不喜欢就骂我,不要骂这种新的媒体形式。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4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845
  • 山西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柯文哲再押两个月,陈佩琪崩溃哭喊:要把他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