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图》公映 或成国产胶片电影绝唱
2016-09-06 16:37 来源:1905电影网
0
《长江图》载誉归来 或许将是与胶片电影最后的约会
作为 2016 年上半年唯一斩获国际大奖的华语影片,《长江图》导演杨超表示,一条 5000 公里的长河,不止是一条物理河流,而应该是一条审美河流和梦幻河流,在长江里流动的不仅是水,而是时间本身。《长江图》选择沿江人类发展脚步比较轻缓的地方拍摄,更多关注的是精神生活和心灵结构。而在近日曝光的终极预告片中,配合其"长江变了,我以为再也找不到你了"、"这是我的长江"等人生终极问题的,是台湾摄影大师李屏宾活体水墨般的唯美影像。作为一部艺术电影,《长江图》全程胶片拍摄,成本巨大,在当前近乎全面数字化的国产电影中也实属另类。为什么要坚持使用胶片摄影,《长江图》导演杨超曾详解初衷:胶片的过渡效果相比数字更加平滑,而长江水面上的光线与陆地完全不同,更加氤氲,舱内舱外的光线效果也相差很大,用胶片摄影才能完美达到效果。
耗时十载、全程胶片拍摄,还是一部艺术片。在当前的国内电影市场,这或许是个疯狂的举动。但杨超却认为,看艺术电影跟看商业电影不一样,商业电影满足生理刺激可以类比有偿服务,看艺术电影的感受,则像是在谈恋爱,喜欢艺术电影的观众在看艺术电影时需要的,是更多的情感投入。在近日的采访中,《长江图》制片人王彧透露,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在影院观看 4K 版电影,感受最佳观影效果,他已经婉拒多家网络平台的电影版权收购意向,"国内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艺术电影环境,像《长江图》这类影片能让更多喜欢的观众看到已经足够。"这或许是场悲壮的营销,但电影人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值得尊敬,也应获得应得的回报。我们无法揣测,《长江图》会不会成为中国胶片电影的绝唱?但我们清楚的是,在这个时代,每一部胶片电影都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