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华语电影新闻 > 正文

影院是如何进行拍片的?按实时票房热度或评价

2016-07-27 17:54 来源:搜狐 0

­  今年暑期档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票房增长乏力,一方面上映影片数量几乎爆棚,今年暑期档84部电影陆续登陆大银幕,有时候一天要同时上映10多部影片,这让影院经理不同程度陷入了排片密集症。

­  据猫眼电影专业版显示,7月21~22日两天,就有《绝地逃亡》、《泡沫之夏》、《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天亮之前》、《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巴霍巴利王:开端》、《少年师爷之大禹宝藏》、《魔都凶音》8部影片集中上映。再加上一周前上映的《陆垚知马俐》、《快手枪手快枪手》(以下简称《快枪手》)、《惊天大逆转》、《路边野餐》、《超能太阳鸭》、《超级保镖》、《笔仙撞碟仙》、《假装看不见之电影大师》等8部影片,目前市场上已经有16部片可供挑选。

     这还没算上热度依旧的《寒战2》、《大鱼海棠》等暑期档头批上映仍未下线的片子。面对这么多影片,影院经理在影厅、场次、观众客容量,如何才能做出高效、明智的排片选择?

­  据记者观察,影院经理在进行排片时除了自身经验,普遍还参考影片热度、竞争影城排片情况、票房动态等信息进行排片,而这类信息来源目前主要通过特定数据工具获得。

­  根据影片热度作出排片决策

­  过去影院经理对一部影片的排片决策,往往是根据该片在市场上的营销情况进行感性判断,比如该片的首映、路演情况、以及媒体宣传曝光程度等等。现在,除了这些感性判断之外,影院经理们多了一种参考依据,那就是根据这些影片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受关注程度对该片的热度及其市场反应作出预判,从而根据潜在市场需求对排片进行动态调整。

­  比如,根据猫眼专业版一部影片的“想看数”和“想看指数”判断一部片热度。相比较“想看数”,“想看指数”是判断一部影片热度更为关键的数据,根据“想看指数” 曲线的斜率就可以看到一部影片在一段时期内受关注的变化趋势。如果一部影片突然出现陡峭的斜率,说明这部影片的热度突然得以爆发,这时再配合百度指数、微指数检索影片关键词,就能测试出影片在一定时期内的受关注程度。

­  影院经理可以据此对影片热度作出判断,进而决定对该片是增加还是减少排片场次。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谎言西西里》曝终极预告片 七夕情人节全国公映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