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求生》双端齐发 内容行业的“盗版之殇”
游戏智库 2017-12-03 12:32
首先产品层面上的盗版,盗版商直接抓取内容产品,通过为消费用户提供免费内容来获取流量,以广告等方式变现。催生这一盗版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监管不足,消费用户版权保护意识淡薄。这使内容行业的商业模式受到直接的冲击。内容生产者原本应获得的收益被盗版所窃取,内容生产无以为继,破坏了行业的造血循环。
一度摧毁国内单机游戏市场的盗版
以音乐行业为例,在线音乐兴起后,便捷的盗版方式使用户习惯下载免费音乐,正版收入降低导致大量唱片公司亏损、倒闭,音乐产量的下降加剧了市场的萎缩。
体现在游戏市场上,单次贩卖游戏本体的单机市场最为明显。游戏工委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2年,全国单机营收由7000万至升7500万,10年增速仅7.14%,最低时期年营收跌入1520万。2012年,中国单机市场年新增游戏数量为5款。
再者是知识产权层面的盗版。通过盗取“创意”、“元素”来侵犯原创内容。如网络文学市场、影视市场、游戏市场各种“抄梗”,跟风盗取创意俨然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以近期火爆全球的现象级游戏《绝地求生》为例子,其正面临盗版侵权的窘境,不少游戏厂商通过盗取游戏元素,套皮,抄袭等手法在短期内推出大量粗糙滥制、甚至货不对板的“吃鸡”手游,这严重伤害了《绝地求生》的品牌价值。大量的劣质游戏上线,将透支玩家对战术竞技品类的热情,破坏的是品类长远的发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