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7岁女孩患眼癌去世 妈妈含泪捐遗体供医学研究
从小患病 治疗时很坚强
庄女士是晋江人,雯雯的爸爸是江西人。雯雯出生几个月时,爸爸妈妈就发现她的眼睛有些异常,尤其是夜晚在灯光下,可以看到里面有个白点,像猫眼一样。两岁半的时候,白点越来越大,爸爸妈妈带她到泉州180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眼癌。
随着年龄增长,雯雯的病情愈发严重,视线逐渐模糊,父母带着她四处奔波求医。雯雯5岁时,不得已在厦门眼科医院手术摘除了右眼。面对病魔的折磨,小小年纪的雯雯表现得很坚强,即使化疗很难受,还坚持吃下两碗饭。可是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坚强的小女孩,失去了右眼后,癌细胞又向左眼、左脸扩散。父母带着她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一段时日后,医生悄悄告诉庄女士,雯雯的病情已经回天乏力。
庄女士告诉晋江新闻网记者,她从来没有告诉雯雯她的真实病情,雯雯一直抱着治好病就能去上学、就能当老师的希望,坚持治疗。
而在奔波求医的过程中,原以为患眼癌的孩子只是少数的庄女士发现,许多孩子都受到这种病痛的折磨。“我上网查找,发现福建有20多例,全国就更多了。在上海的医院里,看到那些孩子和雯雯一样,被摘除眼球,心里真的很难受。”庄女士说,患上眼癌的孩子,多数有着大大的眼睛,长得很漂亮,很聪明。雯雯虽然从来没上过学,但仅凭在家自学,就学会了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简单的英语单词也能说。
在医生告诉庄女士雯雯的病情无望后,她就萌生了捐赠雯雯遗体的想法。在与晋江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沟通后,庄女士为雯雯填写了《自愿捐赠遗体登记表》。
9月17日,雯雯成为晋江第二位实现遗体捐赠者。晋江第一位实现遗体捐赠者是池店镇清濛村的沈怀明老人,在2013年2月23日,他的家人遵照老人意愿将其遗体捐赠给厦门大学医学院。
【小贴士】眼癌,一般指的是眼扁平上皮癌,发病诱因是作为致癌素质的遗传要因。这种肿瘤几乎可在眼的整个范围内进行增殖,易发部位在角膜及其边缘部,也可从结膜、瞬膜及眼睑边缘发生。按临床症状可分为斑点形成期、乳头状增殖期和浸润性发育期。(记者 罗丽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