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亿打造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复制经验,再保护10个“五店市”
在“海丝”先行区的建设机遇中,在保护传统古建筑的同时,晋江也跳出了“文物重保护轻利用”的传统思维模式,走出一条既有效保护文物又合理利用文物的新路子。
2013年,街区联合本地企业七匹狼集团及福建创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成立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运营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街区的招商运营。
那么,在街区的建设和招商中如何平衡,不失初衷?黄良说:“街区将坚守政府产权不变、建筑主体结构不变、经营业态文化属性不变的‘三不变’原则,严格筛选希望进驻街区的商家,确保五店市传统街区的文化属性和发展方向不变。”
截至目前,五店市传统街区运营公司完成招商47家,其中文化类业态超过65%,包括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国家陶瓷工艺大师苏珠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源万应茶等文化品牌。
黄良说:“今后,五店市传统街区将不设门槛、不卖门票、不建会所、不只向特定人群开放,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街区的任何一个角落、一个商铺游玩休闲或会客商谈,这个‘城市会客厅’是属于民众的。”
五店市传统街区的成功经验,也被推广到晋江其他拆迁改建项目中,如池店镇城北片区改造、紫帽镇片区改造、陈埭镇鞋都片区改造等。
从一个街区保护扩展到全市范围,晋江市再次委托清华大学历史名城保护中心,请其对晋江全市历史风貌建筑进行调查和规划,拟以10个左右的古建筑群为重点,在全市保留修缮3000多栋建筑单体。
日前,晋江市还出台《中共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建设与保护的实施意见(试行)》,将设立晋江市文化建设与保护专项资金,自 2015年起,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5000万元以上(不包括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与日常文化经费),重点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文艺精品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
在城市建设中,晋江注重延续城市的山水格局、特色风貌、人文习俗,注入历史元素、闽南元素、华侨元素,守住城市的根、文化的魂,避免千城一面。如今,晋江在根脉文脉建设和保护上采取的一系列新举措,也在经济社会建设的“晋江经验”之外,全力打造了一张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新名片。(记者 董瑞婷 陈巧玲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