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12.5亿打造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09-28 11:06 来源:晋江经济报 0

    凝固历史,原貌复建力求“原汁原味”

  2012年4月19日,五店市传统街区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这也标志着街区从有效保护正式转入开发建设。

  “能不拆的尽量不拆,能保留的尽量保留,能改造的尽量改造。”晋江市文体新局局长、五店市传统街区建设管理领导组办公室主任黄良说,“五店市传统街区的保护主要是做好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即使是一座牌楼、一个建筑遗址都承载着一段历史。”

  现如今,五店市传统街区东南入口处进入景区的“第一个景点”——庄杰线宅,迎来送往无数海内外游客,但很少人知道,为了保护它,政府曾修改了附近马路的规划。

  庄杰线宅所在位置有一半原规划为一条马路。“保”房子还是“移”马路,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最后,晋江市委、市政府拍板决定:马路给古厝让路。

  街区另一特色景观——被誉为晋江“小三巴”的益元药店的保护,也曾难住了五店市传统街区建设管理领导组。该建筑建于民国初年,原为三开间的西式建筑,随着时代变迁,仅留存一面高2.4米、长6米、宽约0.5米的前壁,而问题是,该建筑旁边的水泥路面,比仅存的前壁地面还要高出一米多。最后,负责修缮的施工队采取古建筑传统的三角架葫芦吊,把这一前壁整体吊离地面一米多高,再在原地面上做高水泥地基,给益元药店“增了高”。

  为了“原汁原味”展示“出砖入石”这一闽南古建筑独有的装饰艺术,五店市传统街区建设管理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范清靖和同事一起深入晋江安海、金井、龙湖等各乡镇收集资料,将各种经典的“出砖入石”造型运用到街区临街长320多米的挡土墙上,为街区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作为晋江旧城改造中的闽南古民居保护聚集区,晋江全市各地还有6栋保护价值较高的闽南建筑“整体搬迁”到五店市“落户”。

  其中,第一栋是来自安海镇海东鸿塔片区改造区域内的蔡德练宅。该宅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番仔楼,其外观形制“洋味”十足,而内部格局却十分传统。迁建时,蔡德练番仔楼除基础外,全座构件编号拆除分项包装运至五店市传统街区,再进行原貌复建。

  五店市传统街区所积累下的古建筑保护经验,也促进了《晋江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传统建筑保护管理暂行规定》文件的出台。

  晋江市市长刘文儒说:“晋江将把文化传承贯穿新型城镇化的始终,今后,对于古建筑群古村落等原生态的建筑,晋江鼓励百姓对房子进行修缮,政府再给予补助,让生活在古厝里的人能够留有乡愁记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深航新增晋江—舟山、晋江—九华山等航线
下一条:晋江市安海镇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力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