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晋江七旬老人护林54载 像照顾孩子一样呵护树木

2013-03-11 08:25 来源:泉州晚报 1

老人说,当年在沙地上种树相当困难。

多方探索 悉心培育木麻黄

沙地是滨海沙质盐碱地,对于要栽种什么样的植物,也是施长青与同事们要考虑的难题。经过多方研究探讨,他们决定种植木麻黄改变环境。

“木麻黄种子的培育,需要下很大的工夫。”首先在挑选种子的时候,要看种子的尾部是什么颜色,只有尾部呈褐色才算成熟;然后要把它放在阴凉处,种子才会自然裂开,跳出来。种子很薄,跟纸差不多,要用米筛筛出薄薄的种子,再拿去育苗。“撒种后,还得用米筛筛沙子,覆盖下去只能有一个硬币的厚度,太厚的话生长不起来,而且上面还得盖青草。”施长青说,每天都要浇水,如果是夏天的话,一天要浇两三次,“比照顾小孩子还要细心。”

当培育出小苗后,还得历经修剪、培育发达根系的过程,待长到一定高度后再栽种,这些工序得花一年的时间。施长青走到一根木麻黄前,拍了拍树,很是感慨:“这些是第二批种的木麻黄,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古稀之年 守护林场不“退役”

栽种也不是一帆风顺,由于土地靠海,不时会受咸潮侵袭,好不容易栽下的木麻黄很多成活不了,前功尽弃。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施长青和附近的村民堆砌沙坝,之后树木的成活率有所提高,经过几年的反复摸索,防风林逐渐成形,也给附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保护。“看着树木一天天长高,附近村民不受风沙的侵害,我很高兴。”施长青说。

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事情,让施长青和同事们的心一度沉入谷底。那时候,村民大多是烧柴火,一些人到林场盗伐树木。“看着那一棵棵自己亲手栽种的树木被砍伐,就像自己的肉被割一样,很心痛。”施长青说,后面他们就开始巡查,无论白天黑夜,抓到盗树者就教育,劝说不要再盗伐树木。

如今,施长青已经退休,但还在帮林场打扫卫生,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去看看林场的树木,他说,那都是他的心血。54年过去了,施长青已记不清自己亲手栽种、养护了多少树木,巡逻了多少次,补植过多少树木了。

当家人劝他“退役”时,施老坚定地说,他仍然想坚持。“54年只是个逗号,在人生还没有划上句话的时候,我会继续做绿化养护工作,继续当林场的守护人。”施长青说。(记者 黄枫 陈起拓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晋江首位遗体捐赠者 老人病重签署捐献意愿表
下一条:晋江安海的蔡娟 身后捐器官骨髓救人一命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