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举办古琴音乐会 听众如痴如醉(图)
人琴合一境界高
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产生在大约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古代只称“琴”,近百年来为区别于其他乐器,才称为“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古琴历来为文人雅士重视,作为修身养性之器,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并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琴的弹奏有着独特的技法和演奏方式。”晋江市文化馆副馆长、晋江市古琴学会副会长翁先生表示,中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有很大不同,更讲究音乐故事。古琴琴谱现在存世共150余部,古琴曲子几乎每首都有故事,比如《流水》《广陵散》《阳关三叠》等。他说,古往今来,令人心荡神迷的音乐故事都与古琴有关,如文姬归汉(琴曲《胡笳十八拍》)、昭君和亲(琴曲《秋塞吟》)、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琴曲《高山流水》)、司马相如寄琴心(琴曲《凤求凰》)等。古琴曲《阳关三叠》描写送别离情,音乐的节奏层层紧扣,一段比一段意境深长。《阳关三叠》用王维的一首送别诗配,天衣无缝,所以得以广泛流传。
古琴,具有清、和、淡、雅的品格。一把古琴横放于案,抚琴之人心静如水,与古琴合二为一,弹出奇美韵调的同时,修身养性,从中获得力量与知识。
古琴是从前文人雅士修身养性之器,这一点在当前更具有普遍意义。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之下,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古琴专家认为,古琴的声音舒缓、自由、流畅,属于自然的声音,使人的脏腑之气和天地运行之气能够相应,有助于缓解压力,陶冶情操,提升正能量,达到身心平衡,从而调整亚健康状态。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如何使我们的心静下来,从而去感受身边美的事物,使自己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呢?学习和欣赏古琴艺术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泉州南音乐团副团长曾家阳说,在泉州,学习古琴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通过眼观、手触等,对琴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翁副馆长说,古琴是非常文雅、宁静、祥和的一件乐器,弹奏起来和润而清远,起到净心作用。琴也有“德”,有“情”,是人感情宣泄的一件非常好的乐器。
“学习古琴,可以锻炼左右手协调能力,开发大脑。”李雅珊说,学习琴技可以更好地了解泉州的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
人琴合一是古琴乐的最高境界。“古琴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而在于心境和自然。”翁副馆长说,古琴的深沉是让人听着,就像钻进你的心,使你沉醉在心境之中,仿佛古琴就是最美最有耐心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