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交警大队微信公众号“晋江交警”开通手机业务受理
目前,晋江交警大队微信公众号“晋江交警”开通手机业务受理,车主在事故发生后,双方通过微信平台的“事故快速处理”版块,根据提示拍摄多角度的车损部位图片,并自行上传到该公众号,平台后方工作人员就可接收查看,车主大约只需停留3分钟,就能撤离现场,避免道路拥堵。
当事人来到快处中心后,一组醒目的图片墙囊括了14种交通事故应负全责的情况,车主比照后一目了然。如一方有疑义,民警还可从摆放的道路沙盘和车辆模型,模拟事故过程,将事故责任讲明、讲透。“常驻中心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现场定损,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全部搞定。”快处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轻微交通事故最快十多分钟就能办完。
2014年1月1日起,晋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正式运行,中心提供事故快速认定、保险勘查、定损、损害调解和理赔24小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迄今,日均接处警近40起,每起快处事故调解、赔偿基本当天就能全部解决,快处事故当天结案率达99.5%。
晋江交警大队荣膺
“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坚守平凡创新为民办实事
轻微事故2000元内现场赔付;小额诉讼受害方只需口头起诉;遇到疑难案件及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案件,从理赔到上法庭,不用再去其他地方,全程都有交警陪同……便捷高效的事故处理模式让晋江交警大队在全省,甚至全国,成为最富创新精神的交警团队之一,凭借这股“创新三郎”的干劲、为民办实事的热忱,晋江交警大队荣膺本届“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本报记者_林雅萍秦越文图
车祸轻微擦伤送餐员当即获赔医药费
杜先生来自甘肃,受雇于一家团购网站晋江分部。4月5日,杜师傅驾驶两轮摩托车送一份快餐到晋江华泰小区,途经泉安路拥军路口时,一名女子驾驶小轿车突然右转,把杜师傅撞倒在地,起身后他发现,自己右侧手臂、腿部擦伤流血。小车车主林某从莆田赶来晋江办事,见对方受伤,她提出到晋江市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快处中心”)协商处理。杜师傅同意,两人现场拍照取证后,来到位于和平中路的快处中心。
经警方裁定,林某应负事故全责,民警同时告知双方,2000元以内的理赔可以实现现场赔付。考虑到自己伤势不重,杜师傅欣然接受现场赔付。林女士赔偿杜师傅人伤、车损共计700元。杜师傅签订了《交通事故自愿结案协议》,当即拿到700元现金。“我每天要送五六十份快餐,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耽误很多事,会少挣了很多钱。”杜师傅说,能马上拿到医药费,对他来说再好不过。
记者在《交通事故自愿结案协议》上看见,协议书规定,钱款付清后,各方今后不存在任何经济纠纷,并签名确认。“这适用于伤者受轻微伤的情况,双方对裁定结果没有疑义,可以当即赔付现金,最大限度地方便各方当事人。”快处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若伤者提出需要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也可以在检查后再到快处中心协商解决。
“一站式”服务疑难案件专门调处
继快处中心快撤、快处、快赔的运作模式得到群众充分认可后,2014年7月,晋江交警部门又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调处中心(以下简称“调处中心”),主要受理晋江市范围内案情复杂、疑难等案件及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案件。在这里,从理赔到上法庭,调处中心“一站式”服务,且全程有交警陪同。
李律师是福建晋贤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今年3月1日,包含其所在律师事务所,晋江市11家律师事务所与交警大队达成协议,轮流在周一至周五早上8:30至12:00到“调处中心”驻点,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免费代写诉讼文书、协助当事人整理相关的法律材料及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以前,代写一份法律文书收费500元到800元不等,在调处中心,这项服务是免费的。”李律师说,调处中心建立后,涉及交通事故纠纷的案源也在逐步减少,很多人都选择了调解结案。
“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交警与法院之间架起桥梁,如果这一步成功,就化解了很多矛盾,省去了很多麻烦。”调处中心主任祖峰介绍,截至去年年底,调处中心共受理案件2758起,法院立案1368起,涉及金额9352万元,群众的诉求100%得到回应、100%得到落实,群众满意率高,信访案件大幅下降。据统计,自2014年调处中心成立以来,晋江全市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信访案件减少80%以上。
目前,晋江拥有50万机动车保有量,年均事故警情4万起以上,但近三年来,晋江交通伤亡减少近千人,交通事故调解结案率100%,死亡交通肇事逃逸案件100%侦破……晋江交警坚守平凡繁琐,用创新的信念,打拼出了中国交通管理的“晋江模式”。
“交通事故处理无论怎么创新,最终目标都是要为群众解决问题,方便办事群众,让群众满意。”晋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颜清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