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800万 如何响应各地“抢人大战”

光明日报   2018-05-16 11:30

  2

新一线城市成“新宠”,“抢人大战”持续升温

  西南财经大学的刘云即将从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尽管老家是东部城市,但她却选择留在成都,并顺利通过了一家国企的面试。在成都街头,“许你一个美好的未来”的城市宣传语随处可见。

  近两年,成都、武汉、杭州、长沙等“新一线”城市抛出花样繁多的优惠福利措施,吸引年轻人的到来。武汉提出5年内留住100万大学生的口号,高校大学生只要在武汉就业3年就可以拥有本地常住户口;长沙的引进人才只要在本地创业或者有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就能拿到最高100万元住房补助;福州给予应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住房补助高达15万元,购买人才公寓可以直接打七折。

  几天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朱一鸣特意从外地赶到长沙,办理落户手续。他只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就顺利拿到了新的户口页。工作日里,长沙市政务服务中心要接待大量前来落户的大学毕业生,办理落户的预约号通常在一个上午就会被拿光。2017年,长沙户籍人口较上一年增加了27.3万。

  推出落户便利政策,甚至“送房送钱”。从数据上看,各地吸引人才的新政确实效果明显。

  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成都2017年的常住人口较2016年增加12.71万人,同比增长0.79%;户籍人口增加了36.4万人,同比增长2.6%。武汉市的成绩也十分亮眼,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大学生留汉人数30.1万人,是2016年的3.1倍;大学生在汉新落户14.2万人,是2016年的9.6倍。截至2017年年底,武汉户籍人口总数853.65万,为历年最高值。

  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占仁表示,一线城市交通拥挤、自然环境较差、房价高等外界因素使得更多大学生开始关注环境更好、生活节奏稍慢、发展迅猛、新兴行业逐步兴起的新一线城市,致使新一线城市逐渐成为毕业生的“新宠”。

  “抢人大战”的背后,本质是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年轻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城市的年轻劳动力供给捉襟见肘,部分城市缺工明显的问题凸显。高文书表示,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城市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下,众多新一线、二线城市展现出求贤若渴的态势。“优惠政策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要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活环境,让人才安心在落户城市生活和工作,既要给人才以待遇,更要给人才以机遇。”高文书说。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