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毕业生预计820万 95后毕业生现“慢择业”现象
慢择业:注重个人兴趣与自我成长
部分大学生慢择业现象的出现,其实是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社会观念以及部分家庭父母的理解和尊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让95后有条件转变择业观念,同时也让他们的选择更加开放与多元。
石洁是2018届的一名硕士毕业生,会计专业的她刚刚拒绝了一家收入可观的商业地产企业,在她看来,与薪资待遇相比,自身职业规划和发展空间更重要。
2018届硕士毕业生 石洁:跟我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不太一样,就是它的方向可能是你先做会计,发展到管理层,然后我想一直在财务这个行业发展。
近日,应届生求职网针对2018届毕业生求职情况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2018届毕业生普遍认为工作不只是满足生计这么简单,能够满足兴趣、实现自我成长更重要。数据显示,52%的受访者更看重个人兴趣,43%的受访者认为能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及自我成长是求职中必要的一个考量标准,21%的受访者最看重薪资水平。
北京科技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招生就业处处长 尹兆华:学生现在找工作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只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就可以了,他们对到这个岗位上去能不能发挥我的特长,实现我个人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非常关注。
根据应届生求职网的调查显示,关心“企业声誉”、“带薪年假”、“员工旅游”等软性福利的求职者占到37%。2018届毕业生在求职时,对于企业文化、环境氛围更加关注。
北京科技大学2018届毕业生 孔姗姗:我一定热爱它才可以,企业文化还是很重要的,首先要认同这个企业文化,你在那才能待的很开心。
北京林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招生就业处副处长 穆琳:95后的学生自我意识更加地强烈,三观要一致,我自己做的开心。有一个学生,我说你之前那个大公司挺好的呀,现在为什么选择了这么一个创业公司,他回答很干脆,我感兴趣啊,薪水少了三分之一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