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虐哭众多家长的“神题”答案是什么 200多校长名师都答错了
钱江晚报 2017-12-12 15:16
这样的题如果拿来考试
会有一大片学生做错
记者回到办公室后,把这道题目发给了杭城的几位资深数学老师,结果答案都是错的。
杭城某公办小学的一位数学老师给记者回复得最快,“是不是30?”他已经看到了符号的变化,但没有看出数量变化,更没有看出小猫脖子上佩戴的哨子。
这位数学老师很惊讶,“这样的题目如果作为考试内容,肯定会有一大片学生做错。”他对记者说,小学低段有等量代换这个知识点,比如天平两头有小动物,通过等量关系让小朋友们知道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
“我们教授的知识,是单只传递的,不会发生数量上的变化。这道题内蕴含的这些变化,在知识点上是没有的,但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位数学老师说,这种题一般不会出现在课堂或一般的试卷上,但可以作为趣味题给学生练一练,“因为题目比较灵活,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还是蛮好的。”
之后,这位数学老师将这道题目布置给四年级的一个班级做了一下,结果只有5名同学得出了正确答案。无一例外,这5名学生以前都接触过类似的题目,所以特别会去注意图片上的一些小细节。这位老师说,这其实跟奥数题是同样的道理,学生拿到一道题目,没有接受过相关训练的学生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老师没教过,不会做。而有过相关解题经验的学生,即使不能马上做出来,他也能通过以前学过的方法,找到解题途径。
杭城另外一所小学的一位数学特级教师对记者说,这类题目现在在台湾等地很是流行。“我第一次做时也中招了,因为习惯性思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容易忽视题目中数量的变化的。”这位特级教师说,这样的题目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能力,“但不能沉迷于此,过于技巧性的解题方法,往往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限制。”(浙江在线记者 梁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