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老师利用“百万立方”设计将能源课上成了“科幻电影”

钱江晚报   2017-11-30 11:26

­  遥远的未来,地球即将毁灭。浩瀚的宇宙中,人类发现了一颗和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人类决定:挑选出100位人类精英,倾世界之所能,利用现有的技术,把他们送往外太空。在那里,这100位肩负使命的异星拓荒者需要搭建起一个体积不超过100万立方米的生存空间,等待下一批人类同伴的到来……

­  如此脑洞大开的情节,不是出现在小说或电影里,而是出现在了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徐象国上的一堂能源课上。来自不同专业的64位同学,分成11个小组,就这个十分科幻的话题,向在座的特邀专家学者们,轮番描述了他们设计的“百万立方”世界。

­  有网友感慨说:“这样有趣的课,给我来一打!”

­  太阳花瓣能自己发电

­  还能“自由呼吸”

­  屏幕上,一朵硕大的花朵在池水中微微绽放。屏幕前,浙大能源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赵羿做着介绍:“这是我们设计的‘太阳花瓣’,整个建筑占用体积约23600立方米,聚光面积800平方米。它利用聚光发电的原理工作,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底部的支架、支架上的平台、花瓣抛物面的凹面镜、可调节的机械臂和上方的工作台。平日里,通过调节机械臂,改变凹面镜的角度,阳光可以直线射向凹面镜,再折射汇聚到聚焦点,用于发电。”

­  赵羿代表的小组发言顺序排在第七,每个小组有15分钟的发言时间。为了达到理想的展示效果,他十分正式地穿上了黑色西装,打了领带。他的小组的作品叫“律动”,灵感来源于水池中的涟漪。在他们的设计理念里,理想的“百万立方世界”应与人体类似,能够自由呼吸。

­  作品展示结束,是专家评委提问、评价环节。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方梦祥首先发问:“你这个太阳花瓣的平台可以上下移动吗?太阳落到平台以下时怎么办?”在听到“功率的计算方式已经考虑了阳光不足的情况,且仍能供100人正常生活”的解答后,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副教授高宁问道:“你们有可能通过设计,让太阳花瓣的能源采集率达到最优吗?”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