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一再松绑,高校科教人员为何还是“迈不开腿”

中国青年报   2016-11-16 09:29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一位负责人曾对媒体形象地形容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有的管理部门是“冲冲冲”,有的管理部门则是“守守守”……

  前面放权,后面照旧严管,类似政策和制度不配套的问题依旧存在。因为各部门文件要求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一项新政出来,其他相关部门的制度没跟上,导致最终传递到大学校长、科研人员身上的只能是“等等等”。有学者称,“政策是方向性的,每个个体的情况又是千差万别的,由于成果转化涉及利益关系复杂,很多人都担心冲得太快容易犯错误”。

  很多学者都谈到,能否列出一个“负面清单”,综合各方面政策,专门针对科研成果转化,明确哪些人、哪些事不能做,避免触碰红线,也让大家不再一味“等等等”。

  此外,高校和科研人员之间的权责关系,一直是“剪不断理还乱”。邹强说,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掌握的科技发明成果绝大多数都属于职务发明,其中很多知识产权问题仍未厘清,直接关系到兼职或创业收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自身动力不足 科研成果价值不高

  比起制度设计的不够完善,更大的问题在于高校科研人员自身动力不足。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出台 聚焦舒适
  • 2025年央视《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几点+直
  • 2025年广州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广州市高中阶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