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免费教育师范生欲改初衷 青年教师心有“三忧”
向社会释放积极信号:吸引鼓励优秀青年终身从教
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率先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建议,是温总理本人首先提出来的。
从2013年10月新出版的《温家宝谈教育》一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项政策出台的来龙去脉。
在书中的112页,有这样一段记述:
我到北师大去,他们送给我一张我父亲在北师大的文凭,是1937年的。我回家仔细看了一下,我父亲写了一个保证书,毕业后一定要当老师。我注意到,那时要“具保”,就是一定要当老师,为什么?就是上学免费,全部都免费,甚至还发点衣服。
他接着说,“我有一个想法,上师范大学可以免费。要做到全国的师范大学都免费,可能一步做不到,但是必须向社会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因此我在考虑,首先在6 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免费教育。叫学生签订责任书,毕业以后要当老师。这样我们就可能吸收一批家庭困难的,但很努力的、很优秀的学生进入师范学习。”
当时的媒体报道,在2006年8月22日国务院召开的基础教育座谈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师大教授顾明远给温家宝送了两本书,当面提出“我们很担忧,现在优秀青年不报考师范。我建议还是要给师范生免费上学,贷款也行,毕业后当教师的,政府负责还贷”。
顾教授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建议和温家宝的想法不谋而合。2007年2月4日,到长春参加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的温家宝突然出现在东北师大校园里,他以急切的口吻告诉学校的师生,“我今天利用这个时间,征求大家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的意见。因为这件事情一旦定下来就要实行。”
紧接着,2007年3月5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