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国学班乱象调查 以“国学”为噱头无办学许可
“作坊式”教育模式
网上搜索“国学班”,仅北京市范围内在网络公开的“私塾”、“学堂”、“国学夏令营”等就有3000余条信息,一些国学班还将招生广告搬上了58同城等网站的招聘频道。在这其中有一些长期从事国学教育的私塾和学堂,也有一些带着“国学课”的特色培训机构,当然也不乏像张红霞一样只招收几人的“私人班”。
《方圆》记者发现,除了少数几个大型教育机构里开办的国学班,一般的国学班办学地点大都比较隐蔽,如家庭“作坊式”的存在。比如在偏僻村庄,小区个人住所等,进行封闭式管理教育。
张红霞的“女德国学班”租住在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业兴庄的一条小胡同里,小院结构简单,只有几间平房,学生也只有3名。据业兴庄村委会工作人员雒先生介绍:“张红霞通过市里的一个朋友介绍,在我们村租的房子,但没有备案。平时张红霞租的大院没有挂女德国学班等学校之类的牌子,而且经常锁门谁也进不去,就连电工去修电线都进不去她家。”附近的居民大多以为只有她一个人居住。张红霞将国学班开在如此隐蔽的地方,要求家长半年才可探望一次,进行封闭式管理教学。
“国学主要是靠自学为主,孩子被圈在没有家长接触的环境下,以封闭式管理教育,如果国学班没有规范管理,很容易出现问题。”陈岳琴说。
昌平区崔村镇香堂村在网上被称为“国学村”。村民称,最多时候,村里共有10多家孔子学校、私塾,都是以租用农民四合院或者村里别墅开办的。村民反映,这些国学班的开办情况不一,招收的孩子也多在10岁左右,基本上没有成年人。老师还会带着孩子打太极拳。
香堂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顺义国学馆虐童事件发生后,村委会已经加强了对村里的所谓学校的检查力度,几乎每天都在清查,所有没有手续的国学馆一律停办。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没有资质的国学馆仍旧大门敞开,里面的器具用物,明明像是“营业中”。
“我们提供的国学学习,更像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实行的也是家庭作坊式教育模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学班老师齐先生告诉记者,他自己开设了一所国学馆。最初只是想为孩子学习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后来慢慢的有一些家长将孩子送来。“国学本来应该是家长教给孩子的,但他们能力有限不能完成这部分家庭教育,便送来我这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