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福建名校长工程启动近两年 破解名校长难题

2014-05-07 09:17 来源:福建日报 0
福建名校长工程启动,这是面向中小学师资队伍最高层次的人才培养

“影子校长”的跟岗效应

  名校长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怎样才能培养国内一流的名校长?以视野、胸襟、气度等特质为突破口,以办学理念和治校能力为立足点,以名校长个人成长和名校特色塑造为结合点,我省的名校长工程在方式改革和模式创新上下足了功夫。

  模块化、系列化、实用化的课程体系包含500多个专题讲座,不仅包括提升校长本身的综合素质课,还涉及办学理念、领导力以及面对信息化、国际化挑战的多维度课程。

  以实践为取向,采用“跟岗学习”的方式,让学员们像影子一样跟着带教的校长,观察他们如何做校长,如何对待学生、家长和教师,如何安排工作,如何和社会打交道。

  省名校长培养人选、福州三中校长邵东生谈起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跟岗经历:“我对陆云泉校长‘教育就是农业’这句话非常有感触,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回归本源。三中正在进行校园建设改造,借鉴陆校长的办学经验,我自己总结了10点感想,无论是课程体系建设还是教室设置方面都很有启迪。”

  名校长培养人选被选派到国内名校跟岗学习,作为骨干校长的培养基地校,名校长培养人选又成了骨干校长培养人选的跟岗对象。

  去年10月,福州市屏东中学党委书记张年雄在厦门一中做了一周的影子校长。这所顶尖高中的管理和校园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难得如此深入地扎在一所学校,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每一个细节,对照自己的学校,收获颇多。”张年雄说。

回归教育的本真

  作为高端培训,要让校长们接触到最前沿的教育理念,看到最具特色的办学实践,通过研讨和沙龙,在交流、观摩、碰撞中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弱点。因此,在培训方式上,名校长工程大力推广参与式、探究式、案例式、情景式、诊断式等教学模式,通过专家讲授、案例教学、教学诊断、同伴互助、教育沙龙、网络研修、行动研究等多种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学会思考。

  2010年以来,省教育学院先后举办了三届福建省百名校长论坛和以学校管理为主题的三届福建省社科联学术论坛教育分论坛;与部分市县教育局分别合作举办以“学校特色与品牌构建”“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团队的管理”“农村学校的提升”等为主题的市县校长论坛。2014年举办了分别以“教育国际化和办学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和学校的信息资源建设”“高中办学特色化”为主题的三期教育沙龙活动。

  建瓯一中校长王元华深有感触地说,崭新的论坛式培训是培训模式的改革,先是专家做主旨报告,接着班级同学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谈认识,互相质疑,展开思维碰撞,大家对所探讨问题也有了较高层次的认识。

  去年开始,名校长工程通过政策激励和业务指导,引导40位校长申报著书立说,将各自的办学经历做一次理论提升,通过回望和思考,更加明晰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

  “是助力,推动你跑得更快;是铺垫,帮助你跳得更高;这更是一种滋润,让你的心智看得更清晰。”黄家骅认为,校长培养的真谛就在于回归教育的本真。(记者 张颖)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建公务员笔试合格线:行测55分 申论60分
下一条: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福建赛区华侨大学夺冠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