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全国总决赛 泉州五大学生夺奖
海都闽南网讯 在上月底举行的第三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全国总决赛中(以下简称“三创”赛),泉州师院工商信息学院参赛团队——VCE团队推出的《高校学生联盟网》(指导老师:欧阳钟辉,团队成员:陈亚光、高扬、刘焕燃、郑琳泓、林丹)获得一等奖。这也是继去年该校夺得此项比赛特等奖后的又一次成功。该团队指导老师欧阳钟辉教授同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授的卓越贡献双佰人优秀指导教师奖。
据悉,本届赛事共有来自全国的250多支团队报名参赛,共评出特等奖12项、一等奖48项和三等奖72项。本土高校中,泉州师院获得最好成绩。他们的成功,更多是来自于他们有实际操作的经验,以及贴近生活的实用性。
搭建平台
为商家宣传给学生让利
据队长陈亚光介绍,网站的运营是从今年七八月份开始,但着手筹备时间更早,始于去年6月份。有这个想法,并不是一瞬间的灵感,而是在两三年的大学生活中,陈亚光他们发现,很多商家都看好大学这块市场,都想进驻校园,抢占学生消费群体,但他们大都依靠发放传单、张贴海报等直接单一的形式,效果不佳;而对大学生来说,各个商家自行提供的促销信息也显得零散而杂乱。
“如果有一个平台,能够把大学生和商家联系起来,建立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应该会很受欢迎。”几个人一拍即合,决定打造一个网络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让学生可以在网站上找到他们需要的各种东西,包括商家促销资讯、兼职信息、旅游产品推介、广告印刷服务等方方面面。这便是现在的“福建省高校联盟学生网”。
目前为止,有本土多所高校超过200名大学生加入“福建高校联盟学生网”的队伍,他们负责搜集各行各业的信息,并与商家进行让利协商,同时在线下组织各类宣传活动。网站也聚集了150多个商家,并陆续有商家表示要进驻。同时,学院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办公室,作为他们平时商议的场所。
先运营后参赛
有实战经验才更有实力
“三创”赛主要是针对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福建高校联盟学生网”在这方面完全符合条件。在指导老师建议下,他们组建了参赛队伍,按照比赛程序进行准备。
“别人是以参赛者的身份出现,而我们是以创业者的身份去比赛。”
那段时间,大家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开会讨论,说一下自己的进程、遇到的困难及新的想法等,把讨论完的问题记下来,第二天带着问题去找相关老师请教。在比赛之初,由于要有网页进行宣传,团队必须做好网站的设计,如何从网站的页面设计、各个部分的合理构架、超链接等各个部分凸显出自己的特色,这着实让他们费了一番脑筋。
“大一、大二学生更看重兼职的信息,而大三学生则倾向于与企业的交流,大四学生最希望获得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从这方面考虑,我们网站的内容也划分得相对细致清晰,让各年级学生可以各取所需。”
正是因为“福建高校联盟学生网”成功的操作,在阐述过程中,评委老师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和资源,做到项目落地化并产生了效益,这也是他们比其他参赛队伍超前一步的地方。
比赛也是动力
“逼”学生学更多知识
作为“福建高校联盟学生网”的指导老师,泉州师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院长欧阳钟辉博士认为,“三创”赛的出发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创业”精神,尤其注重参赛项目的落地化,从这一点看,师院学生这两年的参赛项目完全符合这个要求,得奖也是实力体现。
欧阳钟辉表示,很多时候,比赛既有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可以“逼”着学生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比如这次的比赛,学生需要用PPT的形式来展现,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短时间内学会制作PPT。缺什么知识就补什么知识,现在好几个学生的PPT制作水平都超过老师了;另外一支获得二等奖的队伍,是以3D为主题的,他们也必须了解怎么样把3D作品上传到网上。一次比赛下来,同学们的知识更加全面也更加专业。”
欧阳钟辉表示,如果明年继续参加比赛并想拿奖,所选择的项目就要与本土经济、民生结合得更加紧密,比如泉州人喜欢吃海鲜,可以利用信息、物理等各方面技术开发海产品的污染检测等,将更具有实效性。
□相关链接
大学生“三创”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面向全国高校(含港澳台地区)举办的大学生竞赛项目,是教育部重点支持项目。通过开展挑战赛活动,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强化网络交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组织开发能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在实践中学习、在实战中成长,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本网记者 叶碧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