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阴盛阳衰”严重 男孩更易成应试教育牺牲品
采访名单
上海交大招办主任 陶正苏
上海财大招办主任 魏立东
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 周鸿
复旦附中副校长 吴坚
大同中学原校长、特级校长 杨明华
华师大一附中副校长 李支舜
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校长 张大同
上南中学心理教师 孙晓青
微型调查
知名高中“进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沪上知名高中的男女生比例“失调”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这个现象却在今年达到了令人乍舌的程度。吴坚说,就拿复旦附中今年这届高一年级学生的人数来说,男女生比例差别愈加明显,男生只占总数的35%不到,女生的人数超过65%。但同时他也指出,有数据显示在高三毕业班被国内顶尖大学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中,男生却占了60%以上,女生则处于下风。
李支舜说,对于女孩子是否在如今的教育中占优势没有具体思考和研究过,但在和其他老师的讨论中,大家都反映女生在学习时更认真一些,自然成绩上也就更好些。从近年来男女生进校的情况来看也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李支舜今年带高一年级的一个班级,共有36个学生,其中12个是男生。每节课前他都会安排学生做一个课前演讲,也会抽查学生们自学文言文的成果。这一个多月接触下来,明显感觉女生要强一些,而且这个差距还不小,无论从表达能力,还是思维的敏锐度或是人与人沟通和交流来看,女生在各个方面都要强得多;相反男生在课堂上演讲就常会害羞,说话也会结结巴巴,出口的文言文给人的感觉就像上、下句连不起来一样。
原因分析
中、高考拼的是认真 自招男生优势不大
这一“冷”一“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此,本市各大学的招办老师和高中学校的校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高校:男生在理科竞赛中更易冒尖
上海财大招办主任魏立东表示,在参加财大自主招生的学生中,因为竞赛获奖而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男生比例明显多于女生,而通过学校推荐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女生数量明显较多。但在录取的学生当中比例较为均衡。
上海交大招办主任陶正苏表示,交大每年新生的比例比较稳定,基本上男生占三分之二,女生占三分之一。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女生在面试中更占优势,因为女生的表达能力要更好一些。
而华师大招办主任周鸿表示,因为华师大本身是一个偏文科性的大学,所以女生的数量远远多于男生。这一点从入围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比例上就能够看出端倪,由于现在重点高中里,女生数量多于男生,导致学校推荐的学生也多为女生。并且在自主招生面试中,女生在表达能力、自信心等方面的表现也明显优于男生。
周鸿表示,其实自主招生考试已经基本上摆脱了高考的模式,不考基础知识,也不注重死记硬背的东西,按照道理讲对男生会更有利,但是很多男生因为中考没考好,进不了重点中学从而与自主招生失之交臂。如果想平衡或者控制男女生的比例,就应该从中学抓起。
陶正苏表示,今年交大的自主招生方案还没有出来,但是跟往年相比应该变化不大,交大的自主招生今年应该还是会分两种:一种是江浙沪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实验,称“预录取”。这种招生方式是在江浙沪先进行笔试,去年选了1000人进入面试,然后按照2:1预录取。预录取后,把高考成绩作为参考。另一种是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的自主招生,根据各个同学情况降不同分数,也有到“一本”线上的,最多的优惠是到“一本”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