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软件变身“作业神器”引担忧 上传题目就有答案
开学伊始,如何又快又好完成作业,成为家长和学生热议的话题。把不会做的题上传到手机,就能轻松获得答案,这样的“作业神器”,你家孩子在用吗?
对学习软件变身“作业神器”,一些家长和老师深感担忧。
家长怒斥“作业神器”
近日,在城口县政府工作的周先生发朋友圈,怒斥多个在线作业APP:“互联网难道不应就此设立禁区?这些软件运营商,请你告诉我,你的软件是否可以搜出人生答案?”
周先生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的小孩就读城口实验小学3年级,暂时还未用上智能手机。但从今年暑期开始,身边有不少朋友吐槽孩子做作业依赖“作业神器”。
周先生的妻子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前段时间,发现部分学生交上来的假期作业质量和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每次作业都能完成得特别好。“作为学科教师,我妻子也很无奈。她认为,这让老师无法去真实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周先生说,现在的学生用智能手机很普及,很多家长甚至都不知道孩子是如何完成作业的。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大家都对这种现状深感愤怒和无奈。他由此引发感慨,就发了朋友圈。
曾是辅导孩子学习神器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周先生自己也下载过“作业帮”APP来辅导孩子学习。
“我给孩子辅导奥数,但以前的知识点都模糊了,所以就下载了‘作业帮’。”周先生说,那时的软件,还不能找到完全正确的答案,但却能给出一些知识点的介绍,对家长来说很有帮助。
同样,对部分教师来说,这个软件也是有帮助的,“以前可能思考很久,现在很简单,用作业帮查一下,就能了解清楚。”
“但随着软件功能不断升级,现在只要把题目拍下来上传,就能立刻得到答案。”周先生无奈地表示,学习神器变味成为作业神器,近半年火起来,目前已能搜索出10多种类似软件。他说,网络带来的便利是不可否认的,“但网络上不健康的东西,是否应该进行监管?”
在周先生看来,网络主管部门、教育部门等有关监管部门,其实是可以合理控制的,对这些在线作业软件,应发挥其辅助作用,而不能让学生过分依赖。“不妨借鉴网络游戏实名制的做法,学生可在家长监督下使用。明确哪个年龄段可以使用,就能将学生从用户群体中隔离开来。”
或者,对软件功能进行调整,仅限于学习课堂知识,将搜索答案的功能删除,也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另外,还可展开付费方式搜索答案,也可减少对学生群体的影响。”
搜题软件并非免费午餐
9月18日,记者在苹果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二字,出现的搜题答疑软件多达数十种,其中“作业帮”、“小猿搜题”等软件的下载量已达几十万次。这些软件页面中,大多都有“作业一拍,秒出答案”、“随手一拍,答案立现”等描述。
记者随机下载了一款名为“阿凡题搜题”的软件进行体验。在小学到高三的选择界面,有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等学科可供选择,颇为全面。记者选择了高二数学,找了一道等差数列的题,拍照上传后,系统很快给出了答案。接着,记者又任意找了一道“牛吃草”的数学题,不出10秒,答案和解题过程同样很快出现。
但是,记者并没有明白其中解答的思路,记者随后点击了“老师答疑”的选项,页面很快出现多位老师,然而要老师来解疑答惑,则须支付相应费用。记者看了一下费用套餐,小学、初中阶段90分钟冲刺套餐价格为79元,高中费用则为89元,但这类套餐有效期只有7天,套餐有效期越长价格越贵。
付费后就能完全听懂吗?记者查看了一些搜题答疑软件,排名靠前的“老师”好评占大多数,但也不乏差评。差评声音中,不少用户反映同一个问题:老师讲得太慢,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