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促发展 福建教育在行动
他指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只是治理整顿教育生态乱象的治标之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处理好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关系,处理好整治和疏导的关系,处理好保证教师正当待遇和整治违规兼职的关系,有序引导,稳妥推进。
“就教育部门来说,我们要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校课后服务、强化学校育人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化教育的需求,缓解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的依赖。”林和平如是说。
齐心协力 全面推进
前一段时间,省教育厅、民政厅、人社厅、工商局联合印发了《福建省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力求解决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治理无资质和有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把确保学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二是治理语文数学等学科类超纲教、超前学等“应试”培训行为,把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放在突出位置;三是治理学校和教师存在的不良教育教学行为,把从严治教治校提到更重要位置。
现阶段,要重点摸清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和教育系统内部问题,进行分类梳理、集中整治,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第一类是整治办学资质问题。对硬件不达标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要坚决予以关停。对无证无照的校外培训机构、有照无证的校外培训机构及不具备办证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处理。第二类是整治办学行为问题。“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等违规行为,是本次治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各地要创新监管方式,多管齐下,采取加强信息披露、校内外联动、设立举报电话信箱等多种手段,完善发现机制。对经查实的,一律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第三类是整治学校教师问题。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严厉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坚决查处公办在职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