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村小蝶变: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保障乡村教育质量

光明日报   2018-05-23 11:55

­  2 寄宿制学校:生活服务管理须完善

­  六点二十起床,七点吃饭,晚上八点就寝,新安县正村镇白墙小学一年级的孙蕊欣在生活老师和姐姐们的帮助下逐渐适应了宿舍生活。2016年,新建的白墙小学合并了4个村小,孙蕊欣家所在的西白村即在其列。该校服务八个行政村,703名在校生中寄宿生有170人。类似的寄宿学校在偏远、交通不便地区较为普遍。邬志辉指出,虽然寄宿制学校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课程开设上要好于乡村小规模学校,但是也面临交通、食宿安全和学习、情感危机等一系列挑战。

­  想家了怎么办?“可以找班主任给妈妈打电话。”孙蕊欣说。副校长薛东亮介绍,为了给孩子创造丰富的课外生活,该校设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图书角、亲情电话室。“我们统一为学生免费配备被褥,每天每间宿舍配备任课老师陪寝,学生床头都有联系卡,写着班级、家长和班主任的手机号码,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及时联系。”

­  一间寝室门后,记者看见了一本会议记录,稚气的字体写了寝室会议讨论的事项、参与人以及议定结果。介新敏是白墙小学的生活老师。她告诉记者,除了内务卫生的整理,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我们学校,每间宿舍都由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组成,大孩子帮助小孩子,一帮一结对子,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  面对乡镇寄宿制学校不能满足边远地区家庭子女寄宿需要的现状,洛阳市计划在2017年至2020年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小学217所,每个乡镇至少设1至3所寄宿制小学。“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按1:50配足配齐宿舍管理人员,解决寄宿制学校心理咨询、校医、保安等配备和工资待遇问题。”洛阳市教育局局长黄晓玲说。

­  记者从教育部奋进之笔“1+1”系列采访活动首场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在山西省长治市,农村寄宿学校标准化成为政策的着力点。2016年,该市启动厕所、饮水、洗浴采暖、食堂、宿舍六方面标准化建设任务。截至今年4月底,完成投资1.56亿元,实现全市农村学校“水冲式”厕所、食堂“明厨亮灶”、采暖“水暖电暖”等项目的全覆盖。针对寄宿校食堂服务员和公寓管理员,长治采取严格的准入标准和持证培训,招录合格人员2143名,清退不合格人员738名,实施食材招标、企业准入和人员招聘的公开透明。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强调,要引导寄宿制学校完善生活服务管理制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对寄宿制学校,应根据教学、管理实际需要,适当增加编制,制定寄宿制学校宿管、食堂、安保等工勤服务人员及卫生人员配备标准,满足学校生活服务基本需要。”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