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总量居世界第一
一门课搬到网上,选课人数从12年累计不足5000人,骤增至4次课就累计近5.5万人;一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深山里的11岁小学生,通过慕课学习了吉林大学的“奇异的仿生学”、武汉大学的“古文字学”;一位85岁的老先生,拿到中国大学慕课“针灸学导论”课程结业证书,又接着学习厦门大学“针灸学”课程……
2018年,教育部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是国内首批、国际首次推出的国家精品慕课,助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变轨超车”。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逾11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中国慕课发展已跑在世界前列。
起步早、发展快、后劲足,让终身学习的梦想得以实现
2013年是“中国慕课元年”。前一年,美国慕课开始兴起,我国教育部立即成立专家组密切跟踪,迅速发力。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起步之初我国慕课建设就确立了这样的发展战略。“我国慕课起点高、定位准,可以说起步早、发展快、后劲足。”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慕课课程总量已居世界第一,实实在在推动了教学理念、方法、技术、方式、模式的变革,让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梦想得以实现。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我国慕课的代表,据专家分析,这批课程质量高,类型也丰富多样。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水平大学推出的课程占70%,由院士、著名教授等名师领衔建设的课程占70%,是名副其实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精品课程。
同时,“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品种丰富,让众口不再难调。如有满足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因校制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的学分课;有适合社会学习者职业提升需求的各种专业课;有提升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通识课;有在国际著名课程平台上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国高水平大学影响力的课程。其中,学习方式就有自主学习、按计划学习获得证书、纳入高校教学管理的有组织学习等。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共享范围也很广。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一门课程选学人数突破100万人次的有很多、超过10万人次的占总数的16%。“过去我上一堂课,即使在礼堂,也就五六百人,还得席地而坐。现在我上一门在线课程,选课学生有600多所大学的16万人,这在传统课堂中很难想象。”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感慨道:“‘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力,对教育来讲是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