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初九拜天公来由讲究禁忌吗?大年初九有什么讲究?
闽南传统民俗敬天公意义非凡
天公诞虽然是一个宗教节日。但是,和天公诞有关的传说,却反映了积极的反战思想,强调不同语言文化沟通的重要。
我们当然不必把传说当真,但是,历史上汉族从东晋朝至唐朝大规模移入福建时,的确和当地人产生过矛盾;当时的汉兵把他族平民(或甚至以“狼”为图腾的少数部落)当成畜 生的杀戮行为,的确可能发生过,当然也是违反上天好生之德。
过去的史实,可能会演化成为传说,传说背后有些事实的根据。这则传说,警惕我们,战争的可怕与平民的无辜。它也说明,族与族,以及人与人互相接受才能止杀;为了和平,人们主动深入了对方和沟通是很重要。
从正月初一至初四,人们欢度春节。初五,百业经营,俗称“初五隔开,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谷生日”。初九民间普遍“敬天公”。从子时起,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厅堂点燃红烛灯,曰“天公灯”,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玉皇大帝是神中的至尊,或称“玉天大帝”、“玉皇上帝”、“昊天上帝”、“天公祖”、“天帝”、“玉皇”,俗称“上帝”、“天公”等。“玉皇大帝”居住在天上的玉京,故名之“玉皇”。不但授命人界的天子管辖民众、还统摄天、地诸神,诸教仙佛都受其令,可谓神中之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是一尊极为特殊的神祇,是众神之领袖。玉帝除统领三界十方内外诸天神佛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玉皇大帝在汉族民间信仰中是众神之最,所以拜天公的仪式也超越了三清天尊,比一般神明来得隆重。
在台湾、福建等地,玉皇大帝又被称做“天公”,所以正月初九的玉皇生日,在闽南话中又被叫做“天公生”。从正月初九午夜零时到当天凌晨四点钟,都是举行祭天公的时间。家家户户在正厅摆下祭台,把八仙桌用长凳垫高,称为“顶桌”,上面供上玉皇大帝的神位以及五果六斋、扎红绳的面线、清茶3杯。顶桌下有“小桌”,供奉天公的随从诸神,也摆设五牲、红龟粿等供品。安排停当后,全家大小个个整肃衣冠,依次上香,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然后烧金箔,放爆竹。各家各户爆竹声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