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教授本科课程会激发学习兴趣?87.7%受访者望院士教课
调查显示,如果身边有院士授课,77.8%的受访大学生会去听,仅10.3%的受访大学生不会去,11.9%的受访大学生回答不好说。
“我本科时候听的院士授课都是几个专业联合起来的大课,而且次数比较少。我非常期待研究生的时候可以上院士主讲的核心课程。如果有院士讲授的、和我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我也很乐意去旁听。”李玉说。
刘凯告诉记者,他身边有一些学文科的同学经常去听院士的讲座,有时他也会跟着去。“但因为时间关系,能听到的课程有限,希望学校能多创造这样的机会”。
岳琪琪也非常希望自己所在的学院开设院士授课的课程:“这样的课,翘课的人应该会很少,甚至其他学院的同学也会被吸引来。”
关于院士授课的重点,调查中,32.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院士应注重通识教育,做好本科教学;43.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院士应重点培养尖端人才,做好精英教育;24.1%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院士应兼顾通识教育与尖端人才培养。
“我认为院士也是从一名普通的本科生走过来的,他一定明白本科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学校就有院士教授本科基础课,他们授课十几年如一日。落脚通识教育,做好本科教学,才能为之后研究生教育打好基础。”李玉说。
院士授课,刘凯认为重点不在于学生能从课堂上学到更多具体知识,而在于学生能因此获得更宽广的视角,学习进行更有深度和层次的思考。“因此我认为院士把授课重点放在本科生身上的意义要大于放在研究生身上”。
岳琪琪也认为院士应该回归本科教育,而不是将全部重心都给研究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总体看来,当前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学术研究,轻教育教学的问题。熊丙奇指出,要建立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制度,需要大学回归教育本位。一方面,国家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形成自身的定位,重视办学质量和特色;另一方面,大学要建立基于教育和学术的管理评价体系,真正重视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贡献,这样大学才会更重视本科教育。“首先所有教授都必须给本科生上课,然后院士给本科生上课才有可能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