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元就能当大学教材主编?记者揭图书“挂名主编”利益链
新华网 2017-12-11 14:56
署名权买卖违法
卡住“需求”很重要
“同样出本书,我们三五年,人家三五万。”一位高校教师说,拿钱买主编还能评职称,对踏实做学问的教师太不公平。
北京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合伙人郭杨表示,按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署名权不可转让,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挂名主编”是对著作权的一种非法转让行为。
某高校教师刘强西(化名)表示,其参与编写的教材《XX导论》在版权页和扉页上,出现多名不认识的副主编。
多名中介代理人员表示,买家“挂名”主编、副主编,多数就是为了职称评定,?因为现在一些单位仍然将担任专著或教材的主编、副主编等列为职称评审条件。
“按说这不该作为职称评审依据。”在多家出版社担任法律顾问的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小伟告诉记者,著作权法并没有主编、副主编的说法,“作者才是参加作品创作的人?,而主编、副主编主要承担统稿和联系作者这类行政事务性工作,并非创造性劳动。”
出版行业人士呼吁,建议不再将主编、副主编、编委等作为评职称的条件?。同时,出版社也应该坚决杜绝书号买卖,斩断署名权买卖利益链。
近期,多家出版社发布声明称,从未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组织投稿、出书事宜,对机构和个人的违规行为将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