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元就能当大学教材主编?记者揭图书“挂名主编”利益链

新华网   2017-12-11 14:56

­  “挂名主编”究竟如何操作?

­  为了弄清“挂名主编”交易全过程,记者尝试在某QQ群联系了一名叫“袁编辑”的代理。“袁编辑”首先给了记者一串CIP号:2017289572,“《教育现代化与教育设备管理》,何某某著,CIP才下来不久,你查查这个。”

­  记者登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查到了“何某某著”的《教育现代化与教育设备管理》,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显示,这本书2017年11月由北京XX出版社出版,ISBN(国际标准书号)号为978-7-5402-4771-3

­  接下来,“袁编辑”向记者展示了这本书的“作品签约合同”。在这份委托代理协议中,“著作权人(权利人)”是“吉林省XX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著作签约人(代理人)”即是“袁编辑”所在的XXX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袁编辑”告诉记者,“权利人”这一栏可以写作者的名字,如果作者觉得不方便,也可以像何某某一样,委托给代理公司,由后者与他所在的中介公司签订合同。“袁编辑”表示:“我们合作过很多次,假不了。”

­  记者在上述合同里看到,“权利人”授予代理人“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代理上述作品的出版权”,而代理人则“有责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广泛的人脉关系,帮助权利人争取各种签约机会,并将联系进度和意见及时反馈给权利人”。

­  该合同注明,代理期从合同签订之日起至“主编挂满后6月出版”,落款是“XXX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盖有合同专用章。

­  一条龙帮你出专著、挂主编

­  记者暗访发现,代写、挂名、出版、代销,“挂名主编”已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  在一些网络交易平台,提供“挂名主编”服务的商家不少。一些卖家为了证明自己“靠谱”,还让买家“晒出”了图书实物照片,并留言“合作了很多次,有诚信!”等。

­  网站上买家的评价

­  一名卖家说:“只要肯出钱,稿子不用你写,主编、副主编随你挑,你只需要动员学生、亲友在内的人脉资源,帮忙代销一定数量的图书就行。”

­  为确认“挂名”图书是否为正规出版物,记者根据网店“晒出”的书名、出版社和ISBN,前往国家图书馆,在书架上找到了对应的实体书。

­  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出版社出版图书后,应将样本送交国家图书馆。只要未特别标注“非正式出版物”,馆内藏书均默认是正规、合法的公开出版物。

­  “是正规书不奇怪,因为中介去出版社买的是真书号。”?某高校出版社总编辑一语道破,“这其实就是买卖书号的升级版,出版社把书号卖给中介,由中介张罗后续经营事宜。”

­  关于这些图书的来源,一名代理称,公司有编辑团队撰写各类专著和教材,专供“挂名”出售。根据其提供的截图,仅商科类就有近百种教材可供“挂名”出版。

­  此外,在他人编写的教材中附上第二、第三主编或多名副主编“搭顺风车”的现象也很常见。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025年湖南省考成绩查询入口:湖南人事考试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