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是什么?人因工程有什么用处?为何受院士关注
好在,相对于首届人因工程大会200多名来自军方和国家大工程的参会人员来说,一年以后的今天,良渚小镇来了470人,更多工业设计的专家参与其中。院士也从9位扩展为15位。
同样是中国的骄傲——高铁。其顶层设计的设计者也把人因工程放在了重要位置。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院士,去年参加了首届人因工程论坛,向与会者详细地分享了高铁的人因经验。今年,他又来到第二届论坛。他的讲话,让人们意识到中国高铁的成功并不偶然,高铁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贴近以人为本。
何华武院士展望:高铁客运现在达到每小时350公里,现在是人控为主,世世代代的铁路司机都付出了极为辛勤的劳动,因为整个列车人员的生命安全都系于他一身。下一步要实现在国际上领先的智能高速铁路,标志性技术非常多,其中之一是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实现无人驾驶,有人值守。
公众在享受技术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必须忍受它的不便。这些中国科学家就是在不遗余力地交叉探索,为公众不断逼近极限——既让人的作用充分展示,也让人更舒适更愉悦更安全。
毕竟,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产业结构正在经历革命性的转型,“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一切都在提醒大家,不能再无视人因工程学科的存在——它绝不是一个大工程项目的包装纸,而必须走入核心设计环节。
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院士沈岩所说,人的因素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发现以及发挥它的作用,使得工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人因工程不仅涉及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基础科学问题,比如对人的认识。
人是万物之灵,认识人是人因工程的根本。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在报告中也都强调了要以系统观来认识人的生理心理规律和健康问题。
“安全、高产、快乐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人因工程关乎每个人。方便了每个用户,能让老百姓有满意感;采用人因理念的产品销量好了,能让工厂有获得感、成就感。人因工程应进入国家战略,要让老百姓都听得懂,都用到自己的领域中去。”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郭小朝建议。
陈善广说,人因工程的本质,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设计”的理念,让科技回归以人为本的初衷,让我们创造的世界使人们获得安全感和高品质的生活。这样才能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从而服务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也十分切合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