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私塾调查:有的转型有的关闭 用自考来检验成败
做私塾就像“打游击”
多位圈内名人选择去广东发展
浙江一些之前的“私塾名人”也纷纷选择了离开。
2011年,义乌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总徐雪金,创办“在家上学联盟”网站,带着自己7岁的女儿和两岁半的儿子在家上学。当时,网站在广州、上海、北京、成都、南昌和深圳等城市的在家上学家庭都建立了“联盟群”。
但之后,因为在义乌招不到学生,徐雪金去了广东。
近日,记者联系上在惠州的徐雪金,他表示,因为政策对在家上学并不支持,一年多前,网站已停止运作。
目前,他的两个孩子依旧在家里,自己教育,也没有收其他的学员。
此外,获称“民间私塾第一人”的嘉兴人袁鸿林,在历经私塾五次搬家后,在今年离开浙江,去了广东。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如今的政策环境下,做私塾就像“打游击”。
他们表示,之所以选择广东,是因为当地私塾风气更重。
有家书院做出了规模
学生上百人,今年已有首批毕业生
不过,浙江有家书院做起了规模,学生已有上百人。
日前,记者在省图书馆见到了初阳书院的创办者吴志坚。
初阳书院分龙游基础部和杭州本部,本部的教学就在省图书馆里面。
他说,从2011年开办书院以来,今年他们终于有了首批毕业的学生,一共5人,2个考研,2个创业,1个出国了。“这是个开始,以后毕业的学生会逐年多起来。”
身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吴志坚在2008年让儿子攸攸从杭州一中学退学,回家自己教。
“当时学校每周都有排名,短信一个接一个,孩子压力大,我也心烦,所以干脆退学自己教。”吴志坚说,当时孩子很开心,但妻子是反对的。
自己教了几个月,吴志坚发现行不通。“在家自己教,我现在是反对的,一来孩子没有玩伴,也没学习氛围;二来家长不可能精通所有课程的教学,很难教好。我是博士,我妻子是硕士,但不是说我们就比学校的老师强,就能教出个好学生。”
考虑了很久,吴志坚干脆以此为契机,办起了初阳书院,最开始,包括他儿子在内,才3个学生。
几年过去,如今初阳书院有学生100多名,年龄从七八岁到18岁不等,专职老师40多名,专业和兴趣类课程加起来有90几门,每年的学费8万元,每年入学时还有1/3的报名学生被刷掉。“我们的教学安排,是用5年时间,完成普通高中和大学的课程,让学生可以绕过中高考,直接自考大学,拿到文凭,再选择考研还是走进社会。”
据介绍,书院目前招收的大多是偏文科的学生。“简单来说,就是高考肯定会因为数学不行,考不上好大学的这些学生。”吴志坚说,“自考大学文科的话不用考数学,扬长避短,而且一般拿到大学文凭时年龄会比正常读书的学生小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