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 :对口执教 点亮学生梦想

中国青年报   2017-09-13 10:49

­  对于这些援藏教师来说,仅仅上好一堂课是远远不够的。

­  “国家对西藏的支援是长期的,但是援藏工作团队不是长期的,所以我们在思考离开时能留下些什么。”王与雄说。

­  “要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长期性,西藏教育已形成长期的固有模式和习惯,短期实现质的飞跃不现实,这需要‘组团式’教育援藏可持续化、常态化。”山南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扎西加措认为。

­  作为一名语文骨干教师,又该如何发挥更大的辐射引领作用?魏小东觉得,不仅要“代班”,更要“带团”,“要对区县教师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教师水平提高了,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  王与雄借助援藏资源成立了山南市高中学校第一个“科研中心”,旨在加强规范的教育教学研究,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为高中新课改做好准备。

­  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市教育“援藏”干部傅欣则在“互联网+教育”方面作出了尝试,建立了“1+5+X”教育资源远程互动共享平台,上海各区的优秀教师可在互动教室与日喀则师生进行互动教学,拓展教育援藏的时间和空间,提升教育资源的共享效益,“不仅是‘输血’,也为这里‘造血’,发挥援藏更大的辐射作用”。

­  “援藏教师给西藏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让我更快速地成长。”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的90后物理老师旦增顿旦拜本校的一位援藏教师为师,学到了很多教学理念和方法,9月还将赴湖南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

­  目前,“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已在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积累了诸多有效做法、成功经验,被西藏人称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