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致辞反映了怎么样的时代变迁 寄托了怎么样的期望

新华网   2017-07-18 10:26

被反复讨论的命题之二

“远航”中如何有“远见”

  不知从何时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句歌词,走入了很多人的心灵深处。也让“远方在哪里”成为敲打很多困顿灵魂的问号。远方在哪里,在临行送别时分,无论是学子问师长,还是师长问学子,如此自然,又如此不可或缺。

  面对即将开启人生远航的学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寄语:你们要经常仰望星空,在毕业后还要低头望自己的脚下,脚踏实地工作;不仅要做有文化的人,还要做文明的人,做社会精神文明的表率。他引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话勉励今日的学子,“让我们用少年的心灵去唤醒我们的民族,唤醒全人类。”

  面朝远方,“愚人”和“笨人”的边界在哪里,亦成为这个毕业季颇发人深省的一项议题。

  临近89岁高龄、出席汕头大学毕业典礼并致辞的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希望学子们不要做总希望“赢在起跑线”上、却“常常抱怨,被制度营役、被繁文缛节捆绑、被不可承受的期望压至透不过气”的“愚人”。

  “在高增长机遇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愚人只知道‘为’,而智者有愿力。”希望大家练就时时刻刻灵敏、快知快明,有独立思考悟力、能运用想象,把现实、数据、信息组合成新的“基本功”,做人工智能时代的“驾浪者”。

  对“笨人”做出深度阐述的,是著名作家刘震云。他说,我们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

  最缺怎样的“笨人”?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7届毕业典礼上,他想起了“把麦子从这头割到那头,一米七八的大汉也比不过”的外祖母,和做的箱子在周围40里卖得最好的舅舅。

  他曾问外祖母,为什么你割得总比别人快?外祖母回答,自己其实不比任何人快,只是三里路长的麦堂子,她只要扎下腰,就从来不直腰。她无非是在别人直腰休息的时候割得比别人更快一点。

  他曾问舅舅,你的同行说你毒,你的顾客说你好,你到底是什么人?舅舅说,别人说你毒、说你好,并不能使你成为一个好木匠,唯一使他能成为好木匠的缘由是:别人打一个箱子花三天时间,他花六天时间,比别人做得更好;他打心眼里喜欢做木匠,喜欢闻做木匠活刨出来的刨子花的味道;看到松木、柏木、楠木,他会想,这要是给哪家即将出嫁的姑娘打个箱子该多好; 看到杨树,他会想,杨树不成材,但可以打个小板凳。

  面对即将开始在另外一个大学——“人生大学”起步的青年学子,刘震云提醒,世界上因投机和走近路成功的人不少,但“他们得到的利益只对他们自己好”。而“远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特别缺的东西,它对我们这个民族,“如大旱之望云霓,如雾霾之望大风”,鼓励大家做有远见的“笨人”。

  关于“笨人”“愚人”的讨论并不会因为这个毕业季的远去而消逝,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想必会对真正值得去过的人生、真正值得去走的路、真正值得珍视的“稀缺”之物,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025年湖南省考成绩查询入口:湖南人事考试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