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两成青少年未来会存钱 财经素养教育必要且急迫
文汇报 2017-07-06 18:08
仅两成中国青少年表示会为未来存钱
何为财经素养? 根据PISA2015的界定,学生财经素养是“一种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力,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解力的技能、动机和信心,以便在广泛的财经背景中做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经济利益,参与经济生活”。
那么中国学生的财经素养现状如何?上个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调研报告》指出,小学生掌握的财经知识较为有限,但对储蓄、收支平衡等个人财务活动有积极的态度;初中生在财经素养态度上表现较为良好,在需要满足、零花钱来源、消费与储蓄,以及个人对财务管理的态度上均表现较为积极,但是在财经知识积累和财经素养的行为方面却有所欠缺———在知识层面,调查样本中对所有知识题目的平均回答正确率仅为31%;在财经素养行为上,有74%的初中生具有良好的记账行为,超过50%的学生表示有勤俭节约的习惯,但在金融资产账户和金融支付工具的使用上比较欠缺。
《报告》还指出,大部分高中生具有正确的金钱意识及良好的消费观念,但对金融安全知识的了解不够,对于如何保护自己的银行账户以及应对电信诈骗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从理财行为来看,尽管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有自己的理财计划,但对于理财的具体操作以及预算意识还不足;大多数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各类金融计算器,也不知道如何制定个人财务计划。
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孟祥轶对此解读说,青少年的金融知识不足,使得其成年后储蓄不足且对信用卡过度依赖,进而导致负债问题和生活质量下降,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调查显示,2011年,中国青少年中仅20.8%会为未来存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