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变课堂:高考培训机构的精准个性化竞争

北京晚报   2017-06-06 11:50

­  “精准服务”背后的价格高昂,4个多月培训要花20万

­  在优胜教育海淀黄庄校区,有将近20名高三学生在上全日制辅导课。他们中的大部分跟季越的情况类似:基础比较薄弱,需要靠最后的这段时间来突击补课。

­  季越的妈妈肖女士告诉记者:“本来就想找一个课后班补补算了,后来听说有一个同事孩子去年高考之前报了全日制班,提分挺多的,我才决定给孩子报这种班。”

­  延庆就有全日制班,之所以让孩子远途来到海淀,肖女士也是煞费苦心。“这孩子平时贪玩,尤其爱跟学校里的几个朋友一起打球,我也是希望他能暂时离开自己的圈子,静下心来学习。”对于母亲的决定,季越起初还有些反对,开始上课的头一个月,他也屡次抱怨自己过得太孤独。但即使孩子再不适应,肖女士还是硬着头皮让他接着学。“我相信只要继续坚持,孩子是能学进去的。现在来看,他已经进入学习状态了。”

­  培训机构开设的全日制班,基本都不提供食宿。确定让孩子来海淀黄庄校区上课后,肖女士还特意在机构附近租了个房。现在,为了孩子的学习,肖女士一家可谓是全家出动。“我和他爸爸周一到周五要在延庆上班,孩子的爷爷奶奶就负责在租的房子给孩子做饭,到了周末我们再过去替老两口。”

­  人力投入大,培训的金钱花费同样也不少。据肖女士计算,孩子的培训从一月底一直延续到高考前,这四个多月的时间,光是课程费就要花掉近20万。“平均下来,一个小时大概270元左右。”

­  据记者了解,这个价格在高考一对一培训的市场中已经算是“低价”了。根据其他机构提供的报价,一小时的培训费普遍都在四五百元,如果是一些“专家名师”授课,一小时的培训费甚至能涨到七八百元。

­  在肖女士看来,培训花费虽然比较高,但如果能让孩子有所收获,这些投入也是值得的。“我并不指望通过这半年的时间能有多么大的提高,主要目的是让他学会为了一个目标付出努力。最后不管结果如何,只要你认真努力了,起码对自己是一个交代。

­  本报记者 莫凡

­  四十年高考大事记

­  2003年

­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  2003年

­  高校自主招生启动。“怪才”、“偏才”有了更多上大学的机会。但围绕质量与公平的冲突和讨论至今仍在延续。

­  2010年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