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少年调查:逾九成缺少父爱 理工男成重灾群体

北京晚报   2017-05-09 09:38

­  被国际认可

­  9大标准界定是否有网瘾

­  陶然给基地里学员设定的疗程一般为半年,在家长陪伴之下的半年治疗中,学员们主要学习怎么解决人际、认知、情绪、行为四大问题。

­  “网瘾少年没有正常的社交,而人是社会型生物。我们其实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正常接触到的社交技巧,再重新教给他们。”陶然说,成瘾是一种病态的记忆,不管是物质成瘾(如毒瘾),还是非物质成瘾(如网瘾),大脑会对某种特定的感觉(如快乐)产生记忆,如果再重复追求这种感觉,就形成“瘾”。经过半年的治疗,大脑中一种承载成瘾快乐的蛋白质就会慢慢萎缩,从而渐渐戒除网瘾。

­  除了临床治疗,陶然还主持制定了《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013年,美国精神病协会(APA)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在第三章“网络游戏成瘾章”中,首次全盘采纳陶然制定的《标准》。这是中国人制定的标准,首次在世界精神疾病诊断领域被国际认可。

­  《标准》一共9条:1.渴求症状(对网络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2.戒断症状(易怒、焦虑和悲伤等);3.耐受性(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4.难以停止上网;5.因游戏而减少了其他兴趣;6.即使知道后果仍过度游戏;7.向他人撒谎玩游戏的时间和费用;8.用游戏来回避现实或缓解负性情绪;9.玩游戏危害到或失去了友谊、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

­  孙毅/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025年湖南省考成绩查询入口:湖南人事考试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