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来了 师资怎样了?“产假式师资缺口”如何解
光明日报 2017-04-18 11:46
找人代课,结构性缺编凸显
聘请退休的编外教师,从邻近学校借用教师,要求新招的毕业生提前来工作……想方设法找人代课成为目前很多学校解决问题的方式。
然而,临时找人代课会给学校带来一系列问题。于伟指出:“一方面要承受来自家长、学生对代课教师能力水平的质疑;另一方面临聘教师资源紧缺,其资质认定、上岗培训、权责认定及待遇等问题都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
王教凯则担忧:“原有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后,每个孩子得到的关注也会减少。”
《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小学的师生比为1∶17.05,初中的师生比为1∶12.41。据《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全国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标准是1∶19、初中是1∶13.5。
按照这个标准,全国层面的小学、初中师生比均已达标,但“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的情况仍然存在,地区间、学科间分布尚不尽合理。汪明指出,师资缺口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在人口流入的城市与县城,问题呈现为大班额、师资总量不足;而在不少乡村学校,英语及音体美教师缺乏是主要问题。
教育与人口关联紧密,教育发展必须依据人口状况做好布局和规划。“学龄人口大幅减少时大规模撤并学校,在学龄人口急剧增加时大规模兴建学校,从表面上看是一种顺势而为,但这种应急性做法也使一些地方陷入资源不足与资源过剩的恶性循环。”汪明强调,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要求教育领域提前布局,科学合理地储备和调配师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