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两个答辩”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中国青年报   2017-04-14 11:40

­  怎样才能把最优秀的大学生选进党组织,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华东理工大学已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链条”,而入党“公开答辩”和党员“述责答辩”则为其中的关键环节。“两个答辩”严把发展对象入党关,确保学生党员教育质量,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  入党还需要像毕业论文那样“公开答辩”?是的。从1987年至今,华东理工大学入党“公开答辩”制度已整整施行30年。2005年,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基础上,总结长期以来进行入党“公开答辩”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大学生入党“公开答辩”的长效机制。

­  成立答辩小组、公示答辩人员、现场答辩、给出答辩意见,这4个步骤的落实,保证了答辩过程的公开、公正、民主。

­  抓好教育培训,则为入党“公开答辩”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华东理工大学建立了初、中、高“三级党校”培训与管理体系:初级党校由学院分团委负责,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全员培训;中级党校由学院二级党组织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进行轮流培训;高级党校由学校组织部门、党校负责,对发展对象进行集中培训。通过“三级党校”培训,积极引导大学生思想上入党,为保障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既严肃又亲切”,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140班诸秋纯同学看来,入党“公开答辩”更像是一种双向教育:答辩中,发展对象的自我陈述,展示了其入党动机和对党的认识过程;而对答辩小组、支部成员和参会群众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既能强化其思辨能力和党性修养,也能在更多同学中普及党的知识。

­  应化141班赵彦博同学是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入党“公开答辩会”的主持人。2015年,她通过答辩成为一名共产党员。4月11日,作为主持人参加答辩会,她感慨道:“答辩会不仅可以考核新党员是否符合党员标准,还能督促老党员不忘党章党史,铭记作为党员的宗旨目标。”

­  一场“公开答辩”远非看上去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二级党组织、党支部负责人、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答辩评议小组;每次答辩至少有20人参与;各二级学院已形成包含党的基本知识、热点问题、个人问题等在内的丰富题库;每次答辩都会做好记录并形成书面材料……

­  “入党‘公开答辩’机制增强了考察的可信度和操作的透明度,把住了党员发展的入口关,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华东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徐永桢老师说,“这种庄重的仪式感,也强化了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山东2025年高考总分多少? 山东高考成绩公
  • 浙江2025年高考时间:各科目考试时间安排
  • 马鞍山2025年放暑假时间 几月几号开始放假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