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别联组会召开 部长回应了委员们这些热点问题
以下是教育界别联组会部分委员发言摘要:
高校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黄德宽表示,希望能破解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他建议,调整和优化我国地方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发展规划和政策,将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指导和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各地实际建设本地区的国内一流高校和特色学科。要加大经费转移支付比例,政策上予以重点支持和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李象群表示,艺术类院校就是典型的不同类型高校,她重创作、重实践、重感性经验,而综合类院校则重理论、重研究。他建议,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关注艺术类院校申报博士点问题;二是以社会作用、毕业生质量、教师的创作水准、社会贡献度等社会影响力来衡量和评价艺术院校的水平;三是在双一流建设评估中,关注艺术类院校与综合类院校的不同;四是重视艺术院校在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特殊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石定果建议,将语言学从语言文学专业中脱离出来,与文学成为平行学科,使语言学设立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这个调整有学理依据、有社会需求、有先例借鉴。如此前,教育部审时度势将艺术学、历史学独立,都获得了长足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宋永忠建议,一是在高校开设大学历史公共课;二是将大学历史设置为大学公共必修课程,参照大学英语、政治,确保课时;三是建议制定大学历史专任教师任职标准、保障经费,加强督导;4是希望教育部组织统一编写大学历史课程教材。
民办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秦和表示,应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分类指导民办学校发展。他建议,一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部门协调。由教育部牵头相关部门对民办教育促进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形成任务清单,把落实情况纳入国务院重点督查事项。二是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实行差异化指导,发挥各地发展民办教育的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任芳表示,应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分类指导,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她建议,单独增加民办高校招生计划,设立“非营利性高水平民办高校专项建设项目”;解决民办高校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帮助民办本科高校尽快停办高职教育,让民办高职院校有比较充足的生源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刘月宁建议,一是给民办教育艺术倾斜的鼓励机制,建立指导监管机制;二是建立公办和民办艺术教育交流机制,设立公办和民办合作完成科研项目,设立常态化人才流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