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需“付费订阅”?内容领域的冲击与变局
3.甚至,微信的这一举动,或许也会波及到更多内容平台。不止是得到、喜马拉雅等付费内容平台会感受到压力,包括知乎、今日头条、简书等在内的一般性内容平台,可也能都会受到不小影响。
我们预计,知乎、今日头条等这样的内容平台或许都将被倒逼而开始大力发展内容收费,培育付费用户——毕竟这样看起来的话,在未来1-2年内,谁的付费用户多,优质内容生产者们很可能就会投入谁的怀抱。
而更多中小内容平台的生存空间可能开始会被缩小,甚至在1年内,有很多内容平台可能会开始出现整合。
4.再次,就像我们以前聊过的,这个时代的“内容”之争,本质上还是优质的内容生产者之争,基本逻辑仍然还是“得大V得优质内容者”得天下。
那么,优质的内容生产者们都看重什么呢?还是不外乎名和利。或者转化成互联网范儿一点的表达:流量和变现可能。
此前的微信,已经有了全中国最庞大的用户群体,同时还拥有对优质内容来说传播性最好、获客成本最低的社会化媒体——朋友圈,从流量来说,它是无可匹敌的。
但此前的微信,如果我作为一个内容生产者,我要变现,要么接广告,要么卖货,二者中的无论哪一种,都是会有些别扭,会给我带来一定损耗的——广告会在一定程度上损耗用户价值,而卖货则要求我自己要去考虑和打通供应链,损耗的是我的精力。
而现在,“付费订阅”的上线,让大家第一次拥有了可以纯粹依靠内容变现的可能性,这已经可以无损我的内容价值。
所以,可以预计,这一功能上线后,会让微信在对于优质内容生产者的争夺中占据决定性的优势地位。
但,其他一些平台也必定不会就此作罢,可以预见,内容生产者当中的一拨人必然会被其他平台以高价挖角,得到其他平台更多的资源扶持等。
总之,那些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们,可能会是这一波浪潮里最大的赢家。
5.与优质内容生产者形成对比的是,随着“付费订阅”的上线,在微信内容生态中最早一批发家的大量“营销号”,生存空间可能会被进一步打压。
以往,这些号的兴起可能依靠的是内容的分发,但一旦本身就可以“变现”之后,可能有更多内容生产者会更愿意把自己的优质内容作为变现方式来看待,以及,更多人可能会在意的,是一个号的“内容独特性”,从而,只做分发的营销号们在内容来源和用户识别度两方面都会遭遇巨大的挑战。
以及,按照我们前面提到的,如果让用户们通过“付费”来断舍离掉一部分不值得占据自己时间精力去关注的号,我相信那些营销号们也会是首当其冲的,即便他们此前确实流量很大已经坐拥了几百万粉丝。
而这部分的营销号,正是微信推出“付费订阅”一举所要改变的对象。
这,是由微信订阅号的性质决定的。
在同类产品,例如今日头条或者网易号上,计算机算法将个性化的内容推送到用户首页,内容的数量和算法的精确度是重点,用户对平台产生依赖感,但对于平台里的内容生产者是无感的。但微信不同,微信订阅号是一款内容驱动的产品,一篇微信图文想要火爆,它的订阅者是否认可,它能否被订阅者转发到朋友圈、分享到微信群至关重要,整个环节完全依靠内容的质量传播。
我觉得,借由微信付费订阅的上线,微信团队正是希望,微信订阅号的运营者能将思路从拉新用户转移到贡献更有价值的内容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