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专题资讯 > 正文

化学:回归课本 构建知识网络

2013-05-03 10:04 来源:闽南网 0

化学:回归课本,构建知识网络

点评人:漳州三中初三化学备课组组长张彩霞

  闽南网4月11日讯 化学学科,从入门到参加中考仅一年。怎样抓住短暂的时间提高复习质量?建议考生回归课本、紧扣大纲,建构知识网络;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以确保考试时不丢分或少丢分;查缺补漏,精做习题、不押题。

《考试说明》解读

难度可能适当拔高计算题形式或更开放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考试说明》对“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的初步能力”这三种能力单独提出,可见更注重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虽然应“两考合一”的特殊需要,试卷整体难度仍遵循“8∶1∶1”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但在难题上可能会有适当的拔高,计算题的形式可能更为开放。

备考建议

1.回归课本,紧扣大纲,建构知识网络

  建议考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看书,边看书边对照考纲,针对每个考点,回到书本寻找对应的内容,逐一过关。

  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注重学习过程的细化——把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使其系统化,并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同时,近年来中考不少试题来源于课本,如对课本中实验探究的加工和升华,对实验过程的糅合等,故考生应认真阅读教科书,加深认识和掌握,还能举一反三地了解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

2.训练非选择题答题规范性、准确性

  中考化学的非选择题,要求考生用初中所学的化学用语、化学术语等,表达对化学的认识。历年来,造成失分的很大比例,在于考生答题时用语或书写不规范、不科学。如对实验设计的步骤不正确或不完整,对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不准确等。

  故练习时不仅要注意解题方法,更要注意答题表达准确、科学、严密、规范。平时上课,注意老师讲评时的分析思路、表述时的化学用语,特别是不能忽视对实验的基本表述、方案设计、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的描述。

3.查缺补漏,精做习题不搞题海战术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不能一味地实行题海战术。题目贵在精,不在于多。应以典型题引路,以历年本地的中考题为载体最好。找出中考题的相应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查缺补漏。

  中考知识点的覆盖面很广,切忌押题。找出自己缺漏的地方,及时补上是关键,同时不断总结考试技巧和解题技巧。(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群 戴江海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语文:真情实感是好作文的灵魂
下一条:考生应该以小见大 才能得高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