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 青年职工学习十八大报告感想

经济日报   2017-10-30 14:37

  用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一家高度重视创新的企业,十九大报告内容十分振奋人心,让我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特别是对科技创新更加充满期待。

  十九大报告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柔宇科技创立5年来聚集了千余名人才,平均年龄不到28岁。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作为科技青年一代,我们要用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还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党中央对创新工作的重视可见一斑。

  我们是一个有创新基因的公司,一直坚持通过技术创新让人们更好地感知世界。目前,我们已经储备下1300多项专利,正在全力打造“柔性+”平台,将新型柔性显示、柔性传感等柔性电子技术与各行各业进行广泛结合。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涉及众多科技交叉领域,需要鼓励所有员工一起去不断创新和尝试。我们尝试用一切办法持续解决实际问题,把产品、技术做到极致。作为青年人,我和我的同事们会响应党的号召,把创新写入公司的基因。我想,这也是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日报记者 喻 剑整理)

  小创新也能有大作为

  十九大报告最打动我的就是关于劳动者的内容。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无疑是在给我们这些普通的一线劳动者“撑腰打气”,让我心里暖暖的。我觉得在新形势下,一线劳动者更要对自己提出新要求,不光要苦干,还要巧干,让难干的事情变得更加好干、更加高效、更加安全。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我看来一线劳动者也要成为创新的主力,学历不高也可以搞创新,小发明也可以有大作为。在我的工作室里,很少有“高大上”的东西,更多是来源于一线、应用于一线的“小创新”,但是运用这些小发明都大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大幅降低了成本。对此,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创新在路上。2011年10月17日,±660千伏银东直流输电线路出现导线销钉脱落,400万千瓦的负荷决定了这条线路只能带电实施“手术”。56米的高空、660千伏高压贴身而过……这些让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我只用不到1个小时,便完成了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为社会节省电量1000万千瓦时。

  现在,我有个小目标,等±800千伏特高压在山东落地时,我希望和团队的成员共同完成山东电力发展史上第一次特高压直流带电作业,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频道推荐
  • 特朗普称将禁止伊朗石油买家与美国做生意
  • 加拿大总理说下周赴美同特朗普会晤
  • 美国多地爆发集会抗议特朗普政府多项政策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